殘缺的牠們 誰來愛?
/ 麥志豪 (香港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
NPV 幾個星期前救了一隻年幼貓咪叫miu 仔。不知是甚麼緣故,是人為或意外?他的受傷狀況是很奇特的,左邊臉都爛掉了,見骨。眼球爆了,沒有了耳朵。看上去就像電影海報上的特別設計,半人半機械的,十分詭異。正常來說,這種情況應該是「安樂死」的,免他受苦之餘,也省了不用面對之後太多未知數。能否成功救回固然未知,即使僥倖救回,之後誰來愛他?是,一隻殘缺貌醜的街貓,有可能一生快樂幸福嗎?
但我也不知是什麼緣故,我們決定要救miu 仔,而他也離奇地在NPV康復了。如他的近照,失去了一邊的眼、耳和臉,只保住了一條命和小貓b的童真。

我從來認為醫療的事是相對STRIGHT FORWARD 的,沒太多灰色地帶,依足專業,盡了力,成功和失敗中間沒太多變數。但往後領養的事就大不同了。
上星期開始公開為這隻相貌奇特但活潑可愛的小貓找領養。反應竟然是出奇的好,前後有5、6位朋友表示有興趣,而我們都先後作過家訪。到最後,我竟然都婉拒了。婉拒的原因不是準領養者不好,而是覺得總是不夠好。
可能很多人都會說我傻,甚至有人說我是「動物膠」,不知所謂。一隻傷殘的貓有人領養不是要還神嗎?還要三挑四選?!你以為這是名種貓?況且你有什麼資格說誰有資格誰沒資格,太執迷了吧!
真心,我也要向那些申請者說對不起,我很相信你們的誠意,我也不是嫌棄你們甚麼,只是你們永遠不明白,當我決定把一條曾經與死神擦身而過的生命交出去時;那份無比沉重的壓力,是多麼教人患得患失!
在香港,有很多獨立義工都會犧牲自己的時間去為動物找領養,卻經常受到不少人的批評,說我們過份苛刻:「點解一定要裝窗網呀?我好小心㗎!」「吓?要家訪?我屋企唔方便喎!」「查家宅咩?!又要住址證明!」「一定要絕育?我想隻狗生喎!」「咁麻煩,你哋自己養返啦!我出街買隻好過!」
這些「冷言冷語」我相信很多義工都聽過無數次。其實只是他們不明白,我們不是為他們尋貓,而是我們為貓尋家。
我不妨坦白一點說,我們不太關心領養者的感受,我們的確只關心待領動物的將來。 因為每一位義工拯救每一隻動物,從不計較要付出幾多時間、金錢、汗水…只要知道動物們找到了一個幸福的家,心,就踏實了。
為動物尋家是一條苦行僧的漫漫長路,直至一天,我們的城市再沒有寵物買賣!
本文轉載自香港am730麥志豪「動物緣」專欄
達人小檔案
香港非牟利獸醫服務協會執行主席 麥志豪(Mark)
20多歲開始接觸動物,稱許動物與人的感情、溝通方法很單純,很容易就讓人感到快樂,也因而決定投身動物福利行業,希望讓貧窮人士的寵物也可享受醫療服務。FB:https://www.facebook.com/mark.mak.182
香港非牟利獸醫診所特別規則
•拒絕為寵物繁殖者或繁殖場提供任何醫療服務
•拒絕為動物作不必要的安樂死
•按不同階層的人士收取不同診金,綜援戶、失業人士可獲四至六折折扣
•有需要人士可分期付款支付醫藥費或手術費
•收養的流浪狗前往接受治療,可獲極大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