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拾獲」真「棄養」 無情飼主不少

記者 蕭士塔/台南報導

想養狗的理由很多,棄養的原因只有一個--不想養了。在台灣家犬的植晶片率和寵物登記仍不普及的情況下,公立收容所的服務台常可看到這種情況 : 飼主佯稱送來的是「撿到的流浪狗」,而在辦好手續離去時,「流浪狗」開始哀號不絕,看得主辦人員都感覺心酸

飼主棄養送交收容所的不乏品種狗。 蕭士塔/攝

「如此乾淨,不太像流浪狗!」當動物之家人員提出疑問時,送交者會說:「是幾天前跑到我家,本來想養下來,但家人反對,只好送過來。」由於無法証明送交者的說詞是否屬實,即使明知是飼主惡意棄養,也只能以「民眾捕捉流浪狗」的名義收容

台南市動物之家今年15月民眾送交的流浪狗共1100隻,可以推估有相當比例是飼主將寵物當流浪狗「丟」到動物之家,最可怕的是母犬沒結紮,生了整窩小狗送交。

基於使用者付費及強化飼主責任心,台南市規定凡飼主將寵物送交,植入晶片者每隻付1000、無晶片植入者3000元。所以如果沒有植晶片,飼主可採用兩種做法,一是隨地棄養,再不就是帶到動物之家佯稱是撿到的流浪狗。因此今年1至5月,由飼主帶到動物之家辦理「不擬續養」並按規定繳錢的並不多只有236,這數目還包括外縣飼主送交的,他們願意繳錢送交,是因為台南市零安樂死。

被棄養的品種狗大都罹患慢性病。 蕭士塔/攝

飼主棄養寵物的原因,以罹患慢性病居多,其中不乏有髋關節病變、白內障、心絲蟲、嚴重皮膚病等的純種犬,可能不堪醫療花費及照顧心力而棄養,但這些狗將難有機會被認養,徒增收容所的壓力。

如何預防飼主惡意棄養?源頭管理的寵物登記是重要關鍵,不久前一名飼主帶著愛犬到動物之家佯稱是撿到的流浪狗要送交,當場掃描晶片發現飼主正是他本人,只有無言地帶著狗離開。

所幸這幾年在政府大力宣導及專案補助下,寵物登記數目有逐步成長的趨勢,以台南市為例,合併之前,兩縣市每年的登記數目合計只有4千多,100年合併後即成長到9千多,102年因為爆發狂犬病,政府推出「結紮、寵物登記、狂犬病注射三合一」免費方案,當年寵物登記量激增到1萬6千多隻。

之後雖然熱潮稍退,但政府仍推出寵物登記的補助方案,未結紮的狗收350元、結紮者只收250元,動物醫院很熱心向飼主推廣,帶寵物到動保處注射狂犬病疫苗的飼主,一半以上也會順便辦理寵物登記,因此103年數目仍有13,497隻的成績,今年仍可以穩定成長。

一窩幼犬也被民眾以流浪狗名義送到動物之家。蕭士塔/攝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