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醫助理”有實無名 台灣制度窘境

記者 何宜/報

高雄曾發生狗狗住院因身體虛弱需要灌食,最後仍撐不下去往生,沒想到飼主竟反告執行灌食的獸醫助理違反獸醫師法,非獸醫身份卻執行侵入性醫療行為,最後助理連帶獸醫一起遭罰;主管機關防檢局更對此回覆,因沒有「獸醫助理」這個職稱,動物醫院也不得聘雇。而令人好奇的是,那現在人力銀行上徵求的、動物醫院裡那些幫獸醫師打針、調整點滴的,又是誰呢

台灣獸醫不似人醫一樣有護士,防檢局表示目前並不存在獸醫助理這個職務,也讓未來含有隱憂。此為示意圖。  何宜/攝

台灣目前礙於獸醫師法規定,並不存在類似人醫「護士」的職務,一切醫療行為只能由具有執照的獸醫師執行。反觀美國及日本獸醫界,卻都有專門協助獸醫的「技術士」與「動物看護師」,除了能減輕獸醫負擔外,也能讓動物獲得完善的治療

中華民國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理事長(慈愛動物醫院院長)陳培中就表示,早期的人醫也沒有護士,但後來醫師要做的事越來越多,於是有了護士協助,讓醫師可以專注於治療病患。現在獸醫也無法一個人兼顧所有事情,但目前台灣的學制中,卻沒有任何培訓獸醫助理的相關管道

台北市獸醫師公會常務理事(劍橋動物醫院院長)翁伯源也提到,事實上台灣早年有適用於高職考取的「獸醫佐」資格,主要就是在獸醫師指導下協助執行獸醫師業務,但因為台灣曾一度缺乏獸醫,所以開了後門,讓原本的獸醫佐也有管道變成獸醫師(有點像護士當久了可以當醫生),想當然爾引發許多爭議,後來獸醫佐就被廢除,也讓原本完善的體制有了漏失

一般短大的國際動物專門學校,就開設有2/3年制的動物看護師課程,學生需要學習糞便、尿液、血液檢查,測量體溫、心跳等等。圖為課堂上學生正在學習操作點滴、認識狗狗身體器官等等。 何宜/攝

以日本為例,目前歸教育部管轄設立於東京都、與短期大學一樣的「國際動物專門學校」,就開設有「動物看護理學療法學科」、「動物看護營養學科」等科系。另外,根據農林水產省在2010年8月發佈的2020年度目標,擬將動物看護師納入國家認證(目前在相關領域只有獸醫及馬匹的裝蹄師有認證),除了提升動物看護師的知識技能水平外、也透過確立身份提供保障

陳培中認為,現在需要清楚界定到底有哪些醫療行為只能由獸醫師執行,例如:打針、餵藥、換點滴、灌食算不算侵入性醫療?那是不是一定要由獸醫師做?翁伯源也提到現在有些飼主也會在家注射皮下、餵藥,那飼主也不具有獸醫執照,是否也違反獸醫師法?

或許這時候會有人跳出來說,寵物在法律上屬於物品,飼主有處置權所以可以進行以上的醫療行為,但翁伯源認為,應該針對行為本身訂定統一的標準,重點是界定哪些醫療行為是需要獸醫師的專業、哪些是經過訓練的人也可操作的

獸醫師有了獸醫助理的協助後,也才能專注在思考治療動物的計畫上,想必這也才是飼主需要的。此為示意圖。 何宜/攝

翁伯源也提出兩大變通措施,一是政府可以成立「獸醫護理系」培養專業人才、增加就業機會;或是由獸醫師公會全國聯合會設立學士後繼續教育的「獸醫助理訓練班」,請臨床獸醫擔任講師等等,從現實面填補獸醫助理的空缺。

在防檢局不承認有獸醫助理這個職務的現況下,代表所有醫療行為不論小到打針、灌食、餵藥都需要獸醫親力親為,未來可能會造成獸醫人力不足、過度疲累;對現在這些在動物醫院裡的助理也相當沒有工作保障;更重要的是,獸醫若無法專注思考動物的治療計畫上,一定是飼主不願樂見的。至於現在的窘境要如何才能解套?可能還要上從防檢局、下至獸醫師公會合力構思才行。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