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體內寄生蟲滴劑 造福動物之家貓咪

記者 何宜/報導

各位貓奴們有替主子餵藥的經驗嗎?要替容易緊迫的貓咪洗澡、餵藥、剪指甲都是一件大工程,更別說那些剛進入收容所的浪貓了!為了讓收容的流浪動物獲得更好的照護,台灣拜耳公司昨(15)日贊助台北市動物之家貓咪專用的體內寄生蟲驅蟲滴劑1000份,讓收容貓咪都能以最不緊迫的方式驅蟲,也讓牠們能健健康康找到新主人!

台灣拜耳公司贊助台北市動物之家1000劑貓咪專用體內寄生蟲驅蟲滴劑! 台北市動保處/提供

拜耳動物保健事業部總經理余順旗表示,流浪動物除了狗之外,貓咪也是主要族群,而此次贊助的貓咪滴劑為業界較特殊的創新驅內寄生蟲藥,貓咪一旦被收容,適齡即可馬上使用。台北市動保處處長嚴一峯也強調,流浪動物收容時即使用驅蟲藥可以強化收容動物醫療品質、降低動物傷病死亡率、減少寄生蟲與傳染病傳播進而提升動物收容品質和認養率。

動物之家組長林修億補充,其實一直以來進到收容所的貓咪,第一件事就是點除蚤藥並口服體內寄生蟲驅蟲藥,但要執行的過程卻需要先用誘捕網網住貓咪、再將牠固定後、以針筒一點一點餵藥,大概需花費5分鐘,而且過程中貓咪相當緊迫。現在有了更方便的滴劑型驅蟲藥後則多了一種選擇,未來針對一些比較兇、太緊張的貓咪,就可以縮短牠們感到緊迫的時間

使用方便、操作快速的滴劑可以不用跟貓咪大戰三回合,貓咪也比較不會緊張,更可以減輕動物之家的負擔。 台灣拜耳/提供

中華獸醫聯盟協會理事長王聲文解釋,流浪貓長期在外生活,除了有跳蚤等外寄生蟲外,更會透過跳蚤、老鼠感染絛蟲等內寄生蟲。流浪動物在認養前雖然都會驅蟲,但傳統都以口服藥或塞劑驅除內寄生蟲,餵藥時往往大費周章,有時候還會掛彩,而貓咪也吃足苦頭,甚至有些古靈精怪的貓咪還會吐藥。

王聲文也進一步說明,貓咪常見的腸道內寄生蟲包括瓜實絛蟲、貓絛蟲和貓蛔蟲。瓜實絛蟲是經由跳蚤傳播的腸道內寄生蟲,流浪動物大半都受跳蚤所苦,再加上貓理毛的習慣,會把跳蚤吃進肚子裡,結果跳蚤身上的絛蟲卵,就一起進到貓咪的腸子裡孵化,寄生在貓咪的肚子裡,嚴重時可能造成貓咪營養不良、拉肚子

不只浪貓可能會深受跳蚤所苦,家貓也可能會因為主人帶回家裡的蟲卵、跳蚤感染!此為示意圖。 何宜/攝

貓絛蟲則是經口食入的腸內寄生蟲,主要是吃了含有幼蟲的老鼠感染。而貓蛔蟲則是人畜共通的寄生蟲,幼蟲可能造成幼貓嚴重腹痛、呼吸障礙,甚至死亡;成蟲則可能會引起貓咪腹痛、消化不良、腹部腫大、腸道阻塞等。

王聲文強調,現正值盛夏,是跳蚤等外寄生蟲流行的季節,不只在街頭討生活的貓咪,即使是家中足不出戶的宅貓,跳蚤、蟲卵還是可能被飼主的鞋子或長褲帶回家,而沾染到貓咪身上,貓咪不僅會感染外寄生蟲,也可能因此連內寄生蟲也一併住進肚子裡!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