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動保志工 勇闖屠狗城市

記者 李娉婷/報導

中國玉林的「夏至荔枝狗肉節」近年來鬧得沸沸揚揚,今年各大先進國家的媒體紛紛親赴玉林,第一線真實報導,但僅隔一個海峽的台灣,只有一位動保志工參與,因此除了救援與教育宣導外,她也希望能將最真實的訊息帶回台灣今年是動保志工左湘敏第二年前往玉林,志工生涯已經十年的她,本就比一般人愛狗,怎麼有勇氣踏入玉林?看台灣動物新聞網專訪這位勇敢的志工,如何以行動實踐動保!

左湘敏(前排藍衣)在玉林與美國多多關懷動物基金會、國際人道協會(Humane Society International)、中國本土動保力量「微善」與「首善」等志工一同行動。 左湘敏/提供

「世界上真的還有這樣的地方嗎?」是去年左湘敏第一次看到玉林狗肉節相關報導時的想法,關於屠狗的文字敘述與畫面,相信大多數人看了都會感到難過,也很快地就會遺忘,但左湘敏投入動保工作多年,清楚知道在現場了解狀況的重要性,因此決定親自走一趟玉林,看看媒體所言是否為真、自己能為玉林的狗兒做些什麼。

去年第一次去到玉林,比起「參與者」,左湘敏更像是「觀光客」,她獨自行動、發傳單,不多與人交談,並默默走訪當地3個傳統市場,看著大量貓狗屠體,除了生理、心理上的難受,也讓她決定還要再來玉林,為阻止狗肉節而努力,「直到現在,我心理壓力很大呀,但逃避就無法解決問題」話雖如此,也很少有人能有這樣的勇氣。

市場中有許多狗肉攤販,媒體無法直接拍攝,只能以偷拍方式取得照片。 左湘敏/提供

在狗肉節期間,攝影機與外來客常常被當地民眾包圍,處境危險,每日還會有便衣警察跟隨動保志工。 左湘敏/提供

今年去到玉林,左湘敏與美國多多關懷動物基金會結盟,參與了救援、宣導等多項行動,因此處境也更危險,外界的批評連年湧入,玉林人變得相當敏感,只要看到攝影機就罵人,還會將外地人團團包圍,甚至有國際媒體的攝影機被砸毀,但是志工們都知道不能退縮,否則誰來幫助那些可憐的動物?越來越多人聲討玉林吃狗肉的習俗,今年左湘敏也帶著台灣各界人士連署的聲明出發,左湘敏說,雖然這次在玉林看到了更多殘酷的畫面,卻也感受到了有更多人在一同努力

「文明人不吃狗貓肉」連署名單

有不少人對連署行動質疑,台灣的動物都還需要幫助,去什麼中國?左湘敏認為,台灣的狗和中國的狗都是生命,台灣已經有很多人投入動保工作了,雖然外界對於狗肉節反對聲浪大,但此次她在玉林見到親臨現場的動保志工,包含國際組織在內,才約莫50,那兒更需要她。不過這些少數人又能產生什麼影響?「做了才知道呀」左湘敏說,若每個人都多關心身邊的動物,就能產生不小的影響力。

有攤販利用部分志工的愛心賺錢,販賣當地人根本不吃的幼犬貓,反倒引發另一波問題。 左湘敏/提供

美國多多關懷動物基金會創辦人鞏增恆(左二)與國際人道協會中國事務顧問Peter Li(右二)長期關注玉林狗肉節,打算為當地帶入資源取代狗肉產業。 左湘敏/提供

而大眾從媒體上只能看見玉林人吃狗的「陋習」,卻不知道當地有許多民眾過的困苦,左湘敏說,這樣一個一下雨就淹水、到處是泥地、沒有像樣醫療機構的地方,一味地罵他們野蠻對現況不會有幫助,因此美國多多關懷動物基金會也邀請她與動保志工10月再回到玉林,規畫將資源帶入當地,或許是邀請獸醫師舉辦國際性講座、或許是教導民眾其他技能,協助他們不須再仰賴狗肉產業生活。

回到台灣後,左湘敏加緊腳步剪輯在當地拍攝到的影像──有些畫面太難以承受,她甚至找不到人能夠剪完影片──待完成後會燒成光碟,寄給參與連署的專家學者,除了是今年行動的報告外,也是在邀請眾人一同集思廣益,如何長期抗戰、為玉林的貓狗尋找一線生機。

後記

/左湘敏

中國在地動保組織已清晰勾勒出全國偷盜毒狗黑色產業鏈」,並誓言將其瓦解,每天各城市都有志願者攔截違法狗肉車的捷報,另一群志願者則專攻與政府談判,實際上以中國13億人口做為基數來說,嗜吃狗貓的人真的已是極少數。

真心期待台灣動保前賢能多分享自身經驗,引導中國早日走向文明與護生的正軌。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