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600隻“野屁股” 有3隻抵台

記者 何宜/報導

對於瀕危物種,我們能做的就是「域內就地保育」與「域外移地復育工作」。近年來因開發造成許多動物原棲地被破壞,動物園就扮演了很重要的物種保計畫工作!前天深夜,3頭非洲野驢由歐洲運抵台灣桃園機場,也代表台灣成為牠們有效域外衛星族群全球保育目標的亞洲據點!

台北市立動物園經歷長時間努力,加上眾人的協助之下,成為非洲野驢的亞洲衛星族群據點!圖為來自法國波格雷野生動物園的Lucas。 台北動物園-李毓文/攝

這3頭被動物園界暱稱為「野屁股Wild Ass」的非洲野驢,是台北動物園於去年5月13日正式加入歐洲動物園及水族館協會所屬「索馬利非洲野驢物種保育計畫(Somali Wild Ass EEP)」後的第一步成果。非洲野驢因被當作食物及藥材而遭獵捕,牠們的棲地、水源、食物來源也持續縮減,雌性生殖個體及寶寶生存風險偏高,甚至可能和人類圈養的家驢雜交等等,近年來野外族群量驟減

分布在衣索匹亞的野生族群在過去35年內族群量減少了95%,分布範圍在過去12年內縮減了50%,粗估目前在原棲地約只剩不及600頭,且族群量還在持續下降中,所以已被自然生態保育聯盟列為極度瀕危物種。目前非洲野驢的域外族群,即不是在原棲地生存的人工圈養個體,共約有220頭,幾乎都是由歐洲與北美地區知名動物園所推動的瀕危物種保育計畫所照管

搭乘飛機經過長途旅程的野屁股們,前天深夜平安抵台。圖為法國蒙彼利埃動物園的Daila。 台北動物園-李毓文/攝

為積極爭取參與拯救非洲野驢等瀕危物種的保育計畫,多年來台北動物園在市府及動物認養計畫支持下,持續派員參與國際專業會議,介紹保育成果及合作意願,再透過德國紐倫堡姊妹園等友好團隊穿針引線,及索馬利非洲野驢物種保育計畫協調員Beatrice Steck女士的協助下,終於獲得認可,開始籌劃引進繁殖族群。期望建立起亞洲第一個非洲野驢的衛星族群,實質拓展此重要國際保種計畫的洲際範疇,從而降低因環境變遷或疫病傳播所引發的風險

依據遺傳多樣性考量,原本篩選出的3隻非洲野驢來源分別為德國、瑞士和捷克3個國家,但因瑞士不在「非馬鼻疽病疫區」的名單內,無法從該國引入馬科動物,遂改由法國動物園的一頭野驢取代。然而今年初德國竟發生馬鼻疽疫情,突然間野驢也不能從該國引入,幸好非洲野驢EEP計畫協調員Beatrice女士緊急協調,終於確定3頭野驢分別來自法國的波格雷野生動物園、蒙彼利埃動物園,和捷克拉貝河畔烏斯季動物園。

因為需要先通過檢疫,這3隻珍貴的嬌客暫時還無法與遊客見面。圖為捷克拉貝河畔烏斯季動物園的Gina。 台北動物園-李毓文/攝

這批新來的非洲野驢們抵台後,將先進行至少為期一個月的輸入隔離檢疫,暫時還不能和大家見面。未來台北動物園將以這3隻個體為起點,建立起亞洲地區的繁殖族群,成為有效域外衛星族群全球保育目標的重要環節,讓非洲野驢這美麗物種的未來多一份保障。

3隻野屁股小檔案

Lucas-來自法國波格雷野生動物園-雄性-2010/5/14生

Daila-來自法國蒙彼利埃動物園-雌性-2013/11/7生

Gina-來自捷克拉貝河畔烏斯季動物園-雌性-2013/6/13生

索馬利非洲野驢小檔案

英名:African Wild Ass

學名:Equus africanus somaliensis

分類:奇蹄目、馬科、馬屬、非洲野驢索馬里亞種

分布:衣索匹亞及厄利垂亞南邊,在索馬利亞可能有一個小族群

棲息環境:乾旱、半乾旱氣候區域

體型:體重230-375公斤、體長2公尺、體高1.25-1.45公尺、尾長30-50公分

型態:頭、背及體側覆蓋著介於淺灰及淺黃色的短毛,吻端、腹部、腳則為白色。索馬利亞種的腿上有類似斑馬的黑色水平紋路

保育等級:IUCN極危

 

非洲野驢現存2個亞種:Somali索馬利非洲野驢及Nubian努比亞非洲野驢。台北動物園這次參與保種計劃的索馬利非洲野驢,主要分布於衣索匹亞及厄利垂亞南邊的乾旱區域,以草、樹皮、樹葉為食,能數天不喝水,僅從食物中攝取水分。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