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菌感染?瀕危羚羊三周死12萬隻
記者 李娉婷/綜合報導
高鼻羚羊是中亞最具象徵性的動物之一,由於中醫藥市場對於羚羊角的需求,高鼻羚羊的數量在過去25年間銳減了75%,只剩26萬隻,被列為極度瀕危物種,但最近幾周,高鼻羚羊面臨了比盜獵更大的威脅──哈薩克的高鼻羚羊因為不明原因大量死亡,據《哈薩克國際通訊社》報導,數量已經近12萬隻,幾乎是現存族群的二分之一。
高鼻羚羊過去被蘇聯下令保護、嚴禁狩獵,數量曾恢復到100萬隻,但在1990年代蘇聯解體後,獵捕高鼻羚羊的風氣大開,造成高鼻羚羊在許多地區絕跡或僅剩零星數量,剩下的族群大多分布在哈薩克,截至2014年的統計,哈薩克境內的高鼻羚羊數為25萬6700隻。
高鼻羚羊雖然看起來不像是現實中會出現的動物,但牠們確實存在,不幸的是,如果依照牠們目前消失的速度,我們不能肯定這點──若是高鼻羚羊的大規模死亡事件沒有停止,牠們可能會在數週內消失於野外。據哈薩克農業部消息,自5月10日開始至22日,哈薩克境內的高鼻羚羊大量離奇死亡,估計兩周內已經死亡8萬5千隻,佔總數的三分之一,但保育工作者認為這個數量低估了,死亡羚羊數可能高達12萬隻。
《哈薩克國際通訊社》28日報導,哈薩克庫斯塔奈州和阿克託別州高鼻羚羊死亡數量為112745隻,其中庫斯塔奈州較為嚴重,阿克莫拉州也發現了8502具高鼻羚羊屍體,總計已達到前一周保育工作者預估的12萬隻。哈薩克農業部28日也發布消息,表示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將成立特別委員會,對此事件進行調查。
90%的死亡高鼻羚羊為孕期母羊,雖然尚未死因,但初步化驗結果顯示,這些高鼻羚羊可能死於細菌感染,《哈薩克國際通訊社》報導指出,哈薩克北方冬季長,使得高鼻羚羊的抵抗力較低,在分娩季節母羚羊體能下降時,極可能出現大規模死亡事件;2012年時該地區也曾發生大規模的羚羊死亡事件,就是因為感染巴氏桿菌症(Pasteurellosis)。
哈薩克農業部人員表示,雖然過去也曾發生類似事件,但在這麼短時見內消失一半的數量幾乎不曾有過,不僅僅是對於高鼻羚羊、而是對於任何長壽物種。
高鼻羚羊
學名Saiga tataric,又名高鼻羚、塞加羚羊(塞加羚)或大鼻羚羊(大鼻羚),是牛科高鼻羚羊屬下唯一的物種,和同樣瀕臨絕種的藏羚是近親,現存野生數量稀少,且可能持續下降中。
高鼻羚羊因鼻部特別隆大、膨起而得名,高鼻羚羊嗅覺靈敏,鼻骨高度發育並捲曲,鼻內佈滿毛、腺體和粘液管,可將吸入的空氣加熱並變得更加濕潤,以適應高原寒冷環境。
雄性高鼻羚羊頭上有角、角有環紋,由於傳統中醫認為來自高鼻羚羊的羚羊角有醫學價值,因此遭到濫捕,中國的野生種群已經滅絕,現分佈於哈薩克、蒙古、俄羅斯聯邦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