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趕野鳥 大樹遭剝皮死刑!

記者 蕭士塔/台南報導

時值南部地區稻子結穗期,為了防止野鳥食用穀粒,農民敲鑼打鼓、放鞭炮、置稻草人、警示繩、毒鳥,有人甚至將稻田附近的大樹剝皮枯死砍除,讓野鳥無法棲息夜宿。

麻雀是食用結穗稻穀最大的族群。 蕭士塔/攝

包括麻雀、白頭翁、八哥等常見的野鳥都會食用稻穀,農民說,如果不防範,千百隻野鳥在一星期內就可以將正在結穗的稻穀吃光,「鳥害」是令農民頭痛的問題,任何方法都無法完全杜絕損失。農民發現種在稻田附近的黑板樹、小葉欖仁等大樹,成為野鳥的家,千百隻鳥每天傍晚、清晨吱喳不停,為了不讓野鳥就近覓食稻穀,於是設法破壞野鳥巢穴

被剝皮而死的田間樹木以黑板樹居多,這種樹成長迅速,樹蔭濃密,是野鳥夜宿的好環境,除了不讓樹木成為野鳥的家,禽流感流行期間,農民深怕被傳染,加上黑板樹並非良材,缺乏經濟價值,痛下決心砍除。農民將樹皮切割,使之無法輸送水分,一段時間即枯死後再砍除,小葉欖仁的命運也和黑板樹差不多。

巨大的小葉欖仁樹原本是野鳥的家,已被剝皮枯死。  蕭士塔/攝

鳥害是千古以來農民共同的難題,對岸在「生產大躍進」時期,曾於稻穀結穗期間,號令全國人民公社百姓敲擊鍋碗瓢盆製造噪音,驚嚇麻雀,使之不敢落地,結果是大批麻雀驚嚇疲餓死亡,保了當季稻穀,卻使蝗蟲等病蟲害缺乏天敵茁壯,不久農作即發生嚴重蟲害。 

這幾年,台灣農民以農藥泡稻穀置於田埂毒鳥,卻也讓無辜的家禽誤食而死,農民也背負殘忍的罵名,毒鳥行為已漸減少。其實,將農田附近的大樹砍除成效也有限,野鳥的覓食範圍非常廣,不光是吃大樹附近的稻穀而已,且野鳥也幫忙農作物吃掉害蟲,如何減少損失並兼顧生態,是現代農業要思考的課題。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