寵物店轉作認養站? 南市推折衷案
記者 蕭士塔/台南報導
台南市率先實施流浪動物零安樂死,如何處置捕捉的流浪狗成為重要課題,台南市動保處決定推出「流浪動物幸福轉運站」,將與寵物店、動物醫院、販賣寵物用品的賣場結合,設置「流浪動物認養櫥窗」。

台南市議員林宜瑾日前邀集動保團體、寵物業者及動保處召開記者會,呼籲業者比照桃園彩虹魚寵物量販店的作法,停止販賣犬貓,將店面櫥窗全面改成認養站,落實以認養代替購買,讓買賣市場逐漸萎縮,從源頭根絕非法繁殖。
對此,台南市寵物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黃景亮說,寵物業者得考量成本壓力,是否能採行以認養代替購買的營運方式,業者還得再研議,但會共同努力。
台南市動保處處長李朝全說,動保處推出的幸福轉運站,是權衡現實環境的折衷方式,希望寵物業者能保留相當比例的櫥窗提供收容認養,而不是全面移用。

台南動保處和動保團體目前的送養方式,以辦理流浪犬貓認養活動為主,優點是可以搭配假日活動吸引人潮,更改地點的機動性大,缺點則是準備工作繁瑣,易受氣候環境影響而被迫取消,動物也容易緊迫。而在認養活動熱鬧環境下,待認養的離乳幼犬正是可愛期,民眾帶著裝扮漂亮的愛犬亮相,很容易引起其他民眾衝動認養,尤其是小孩及情侶。
有專屬認養地點的幸福轉運站,適於增設偏遠地區的認養點,駐點環境穩定性高,動物不易緊迫,想認養的民眾可以長時間觀察再出手,以免事後反悔。
不過,幸福轉運站仍存在廠商參與意願低等諸多困難,也對流浪動物零安樂死政策形成考驗。提高領養率和絕育率等配套措施如果不能落實,「零安樂死」勢必成為另一場災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