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花栗鼠 遊客餵養引天敵

記者 蕭士塔/報導

台灣的公園、校園裡常見松鼠,而在北印度的新德里、阿格拉、加浦爾等3個觀光興盛的城市,花栗鼠則是古蹟園區的小可愛。花栗鼠與台灣的松鼠同科,體型較小,卻有鷹、蛇天敵伺機獵殺,不像台灣的松鼠無憂嬉戲有如活在天堂。 

印度古蹟園區的花栗鼠和台灣的松鼠一樣,因人類餵養,食性改變,以麵包餅乾為主食。 蕭士塔/攝

全世界的花栗鼠有20幾種,各地的花栗鼠毛色都不同,共同特徵是會將堅果暫存在腮幫子而鼓起來,動作靈敏,樣子極為可愛,台灣也曾進口花栗鼠當寵物飼養,都因難以馴化而放棄,現在熱潮已退。

花栗鼠喜食堅果,在印度古蹟園區的花栗鼠卻因人類餵養,以麵包餅乾為主食,偶爾餵吃水果,與台灣民眾餵松鼠情況差不多,族群也因人為餵養而大量繁殖,野生習性改變。

不同的是,印度的環境普遍髒亂,廢棄物清理不能落實,老鼠族群得不到控制,天空上隨時有鷹鴞猛禽盤旋伺機捕鼠,地上也有成群的蛇抓老鼠為食,花栗鼠也是目標。

花栗鼠是印度古蹟園區的小可愛,但不及台灣松鼠幸運,常落入天敵口中。  蕭士塔/攝

位於阿格拉的「阿克巴大帝陵墓」,1614 年間建成,名列世界遺產,佔地甚廣,建築風格與同時期的宮殿陵墓雷同,讓人耳目一新的是園區廣大草皮飼養成群羚羊,畫面寧靜優雅,但天空中時見老鷹盤旋,伺機俯衝至草皮捕捉花栗鼠,這些花栗鼠因人類餵養,肥胖笨重,缺乏危機意識,很容易被老鷹捕獲,而事發突然,遊客瞬間瞥見生存遊戲的驚駭鏡頭。

松鼠在台灣的古蹟園區則幾乎沒有天敵,與人類過度親近,習性也改變,恐怕很難適應原野生活,已有生態保育志工在公園內勸導民眾不要餵養松鼠,也不要養來當寵物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