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容所垃圾圍繞 嘉市動團下跪陳情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公立收容所的環境好壞,攸關收容動物安危,嘉義市動物收容所長期處於惡劣環境中,縱使有動保團體伸出援手幫忙整理,工作人員仍時常因收容環境而耗盡心力,嘉義市政府去年好不容易覓得建置新收容所的土地,卻在今年1月遭到鄰近寺廟大力反對,讓興建計畫延宕3個多月,至今仍未開工。今(28)日嘉義市動物守護協會與嘉義市議員戴寧召開記者會,呼籲市政府尊重收容動物生命、確實執法,盡快啟建新收容所。

為了保障收容動物福利,農委會近年來推動「改善政府動物管制收容設施計畫」,編列預算協助經費不足的地方政府,預計在107年前全面改善全台動物收容所環境,嘉義市流浪犬臨時收容所(嘉義市動物收容所)設置於資源回收場內,除了環境衛生問題外,還是臨時搭建的老舊鐵皮屋,去年夏天曾測到高達38度的高溫,收容動物的福利令人堪憂。

此外,嘉義市流浪犬收容中心最多只能容納40隻狗、10隻貓,去年在動保團體與工作人員的努力下,仍因收容空間不足而有3.18%的人道處理率,若是不擴大收容空間,零安樂制度下的動物福利相當難以維持,預定中的新收容所則是已經完成設計圖,可安置100隻狗、40隻貓,卻因遭到鄰近寺廟反對,令市府遲遲不肯動工。
嘉義市動物守護協會與市議員戴寧今日召開記者會,並有數十位動保人士與市議員到場聲援,一同向市長涂醒哲及都市計畫委員會陳情,要求市政府落實執法,嘉義市動物守護協會理事長吳育才表示,農委會與嘉義市議會都已同意新建收容所計畫,市府及都委會卻因寺廟壓力一再暫緩建設,廟方又拒絕溝通,都委會一個月只開一次,收容動物能等多少一個月?

陳情民眾現場高喊口號,要求市府啟建動物收容所、「給毛小孩一個家」,建設處長陳育仁代表嘉義市府接受陳情書,並表示會出席兩日後的都委會,向委員仔細說明,努力促成通過。吳育才表示,若是此次都委會再不通過審查,協會將考慮對嘉義市政府提出怠惰執法的行政告訴。

吳育才說明,嘉義市收容所雖然因管理得當而有亮眼的成績,但不論如何努力改善,還是無法抵抗硬體老舊造成的問題,目前的收容所位於資源回收廠最低漥處,只要一下雨,垃圾就會隨著雨水流進收容所,並引來大量蚊蟲,加上中央補助款有期程,必須在審核通過的年度執行,因此興建新收容所刻不容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