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校犬落實生命教育 台中跟進
記者 江幸芸/報導
繼高雄市、新北市之後,台中市今年也要推行「愛笑犬認養計畫」,鼓勵高中、國中、國小領養校犬!日前台中市長林佳龍到外埔區水美國小,見證8年校犬「小黑」入住新家,同時也宣布,只要學校領養流浪狗當校犬,並以此推動生命教育,就有機會獲得5萬元補助。

台中市首度推出「愛笑犬認養計畫」,由教育局和動物保護防疫處合作,鼓勵學校領養流浪狗當校犬,落實生命教育。每校5萬元的補助金,相較其他縣市高出許多,計畫承辦人、教育局體健科洪慧真表示,補助經費除了校犬飼養照顧費用,還有生命教育活動所需開支,而且不論有幾隻校犬,補助款都是5萬元。
學校可用原有的校犬申請計畫,或是到台中市動物之家領養浪犬,不過「愛笑犬認養計畫」並非來者不拒,有了校犬還不夠,更重要的是生命教育課程。洪慧真說,申請學校必須有一名教職員擔任計畫主持人,並提出活動內容規劃,她列舉可行的活動包含教師研習、飼主教育、請動保團體授課、舉辦校犬交流會等。

因應零安樂政策,各縣市動保機關無不想方設法提高領養率,校犬就是多元出養管道之一。若學校有意領養流浪狗,動保處會協助媒合,挑選親和力高、喜歡跟小孩子互動的犬隻,再讓學校做決定,後續若有犬隻行為訓練問題,也可協助轉介行為訓練師、把資源分享給老師,讓老師成為種子向下紮根。
動保處秘書姜淑芳表示,若學校已經有校犬,便能透過計畫給校犬實質「名分」,也就是把晶片登記在計畫主持人名下,主持人交棒同時做資料轉移。姜淑芳還說,剛開始1、2年也許看不出效果,但等小孩子長大、教育種子長成大樹後,社會對動物會更加友善。「愛笑犬認養計畫」預計於4、5月公告,並受理學校報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