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長頸鹿出生 保育員當人肉點滴架
記者 何宜/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大腹便便的「麒麟妹」,終於在3月12日早上生下長頸鹿寶寶,保育員取台語「最好」的諧音,幫寶寶取名為「小鶴」,名符其實的小鶴剛出生身高就有170公分、體重59公斤,雖然已經比許多保育員還高,但在長頸鹿寶寶界還算是「嬌小」。因為小鶴無法成功吸吮母乳,保育員只好24小時輪班接力照顧、甚至充當人肉點滴架。

和許多動物一樣,長頸鹿寶寶小鶴出生一個小時後自己站立,並且開始找母乳,但吸吮的時間都只有短短幾秒鐘,這胎雖然是麒麟妹第4次生產,但因為前3胎都是難產,所以麒麟妹實際上從沒有育幼的經驗,不會用脖子推擠小鶴靠近自己的乳頭,又因為脹奶不舒服,反而在小鶴碰觸到乳頭附近時,會出現較大閃躲的反應,驚嚇到小鶴。
出生第二天,保育員觀察小鶴雖然在媽媽身邊走動,卻已沒有吸吮母乳的行為。擔心牠會脫水,保育員試著餵食葡萄糖水,並以牛的初乳代替,但因為不習慣人工哺育的方式,小鶴連嘴都不太願意張開。若以體重換算每天所需6000 cc的人工代奶量,再考量經常處於抗拒模式下餵奶所要消耗的時間,即使保育員24小時輪班,也很難讓小鶴喝到足量的代奶。

由於健康狀況不穩定,小鶴出生沒幾天一度因進食量不足加上瀉肚子而癱軟倒地,靠著獸醫師與保育員把產房當加護病房,全天候不眠不休陪在小鶴身邊照護,才總算把牠從危險狀態給搶救回來。除了獸醫師持續為小鶴打點滴補充水分、離子與糖分,為了讓小鶴能喝到足夠代奶,剛開始保育員將手指放進牠的嘴裡,只要有吸吮的感覺,立刻順勢用針筒將代奶從嘴邊注入。

為了讓小鶴學會自行吸吮人工代奶,保育員也嘗試用奶瓶餵奶,甚至面對好不容易重新站起來,卻帶點拗脾氣的小鶴,保育員有時還得充當人肉點滴架,陪著小鶴在室內散步。雖然媽媽麒麟妹無法自行餵養小鶴,但仍在一旁關注、不時伸長脖子舔小鶴。

最後,也讓我們一起祝福小鶴可以早日學會自己喝奶,也為24小時接力輪班的保育員和獸醫師們致上最高的謝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