癱瘓的頭號成因 跳躍及車禍
記者 何宜/報導
你家狗狗喜歡跳上跳下嗎?你家是養臘腸狗嗎?或是你遛狗時不習慣用牽繩嗎?符合以上任一條件的飼主都要小心,因為你家狗狗是癱瘓的高危險群。專門治療癱瘓犬貓的王樣動物醫院獸醫師王禎祥表示,造成狗狗癱瘓的最主要原因就是跳躍跟爬樓梯,再來則是因為車禍意外而造成。
大家都知道,四隻腳站立的動物脊椎受地心引力影響、壓力較大,其中更有部分狗狗是發生癱瘓機率較高的品種,根據王樣動物醫院2014年的統計,第一名是佔了6成病例的長毛臘腸、再來依序是短毛臘腸、貴賓、法鬥、第五名則是科基與馬爾濟斯並列,而實際上臘腸家族的病例數量就佔了7成之多。
王禎祥說明,因為臘腸狗天生椎間盤脆弱,很容易因為過度進行脊椎上下晃動的動作而受傷;貴賓也是屬於很愛跳來跳去的狗,導致椎間盤突出;法鬥則因為先天常有脊椎畸形(半脊椎)的現象;而馬爾則是常遇到神經腫脹的案例,推測也是因為旋轉或跳的動作所造成。
記者採訪當天,就有一隻9歲的雪納瑞因為後腳無法站直行走,而被飼主趕緊送來就醫,在照了電腦斷層後發現是脊椎受神經壓迫,飼主決定讓狗狗下午就接受手術。王禎祥解釋,要了解狗狗脊椎的狀況,初步可以透過X光片看是否出現鈣化現象,但因X光無法看到神經,所以進一步還會採用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或核磁共振(MRI)檢查。
王禎祥進一步說明,治療癱瘓其實有很多種方法,例如針灸、休息、內科(吃藥讓神經消腫)、外科(脊椎減壓手術)等,會依照飼主意願及狗狗狀況進行不同的治療方法,差別在於外科是屬於較積極、術後恢復較完全的方式、通常開刀完住院3天就可以出院;而內科或針灸只能延緩疼痛、讓狗狗適應神經受到壓迫、治療時間也會比較久。
依照台北市獸醫師公會收費標準,脊椎減壓手術為5-10萬元,接受手術治療的狗狗最快有2-3天就能走路、最慢也有1個月能走的。至於治療後的復發機率,沒做手術約為30-40%、做手術約2-5%,王禎祥強調,狗狗在手術後復發機率其實相當低,所以飼主應該要改變狗狗原本的行為與生活模式,才是預防牠脊椎再度受傷的最好方法,最簡單的就是不要過度跳躍、站立、爬樓梯等等。
癱瘓分級簡表
級距 |
症狀 |
治療方法 |
開刀康復率 |
手術治療病例 |
一 |
走路正常、抱狗時狗會疼痛 |
內科治療:吃藥、關籠休息與針灸 (約3星期後能康復、復發機率為3-4成) |
100%恢復機率 10天內行走 |
共佔40% |
二 |
走路不正常、搖搖晃晃 |
100%恢復機率 80%的狗10天內可行走 100%的狗30天內可行走 |
||
三 |
無法站立、後腳仍可活動 |
建議手術治療 (復發機率為2-5成) |
95%恢復機率 80%的狗10天內行走 |
|
四 |
後肢拖行無法活動、伴隨尿失禁,但仍有深層痛覺反應 |
95%以上恢復機率 60%的狗10天內恢復 |
共佔60% |
|
五 |
後腳無法站立、失去深層痛覺 |
癱瘓三天內會建議手術,超過三天手術幾乎不會好 |
60%恢復機率 50%的狗30天內恢復行走 |
(資料來源:王樣動物醫院臉書/製表:何宜)
五級癱瘓的影片(內有開刀畫面,請慎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