歹活不如好死 澳洲安樂700隻無尾熊

記者 何宜/綜合報導

當台灣近來吵著動物收容所零安樂死的議題時,又有多少人真正思考過活著真正的意義?若活著只是苟延殘喘、比死痛苦呢?以可愛無尾熊著稱的澳洲,政府在2013到2014年秘密撲殺近700隻無尾熊,原因是牠們數量過盛、導致許多無尾熊受到飢餓與疾病的折磨

澳洲維多利亞洲南部無尾熊因為數量過盛,找不到食物而面臨飢餓、疾病問題,遭政府秘密人道安樂死。 取自澳洲動物園

根據ABC News報導,這項秘密的人道無尾熊計畫,是由前聯盟自由黨政府在2013-2014年間在維多利亞州的大洋路執行,這些無尾熊被捕捉、施打鎮靜劑之後,才會被野生動物局人員安樂死。澳洲環境部部長莉莎(Lisa Neville)表示這是一項相當具挑戰性且複雜的議題,並且要達成這項計畫的作法一定要既人道又有效。

莉莎並指出,這項計畫是經過無尾熊管理計畫的專家及動物福利員認可後才執行的。她也說,當地無尾熊密度達到每公頃有20隻、數量過盛,而同樣可以確定的是,在奥特威岬燈塔處有許多無尾熊因為疾病和飢餓受盡折磨。這樣子對待無尾熊其實是相當殘忍的,所以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採取最好的方式來解決數量過盛的問題。

莉莎也表示,若單純將無尾熊移到其他地區,並不會改善降低數量,甚至會讓問題更加嚴重。而且就算人道處理了686隻健康狀況不佳的無尾熊,但牠們的數量還是持續增加。不過莉莎也承諾,未來政府在解決無尾熊數量問題時,會對維多利亞省社區採取「公開透明」的方式。

無尾熊遭安樂死的地點。 取自The Age

另一位在奥特威岬燈塔處經營Bimbi Park的露營業者法蘭克(Frank Fotinas)則說,雖然他們以「在無尾熊底下露營」吸引遊客,但無尾熊找食物時、啃食樹皮造成數公頃的樹木死亡。他也說,沒有樹木就沒有無尾熊,比起政府安樂死的數量,有更多無尾熊是因為沒有食物、及其他自然原因而死。

法蘭克補充,現在整個營地聞起來都是無尾熊屍體的味道,當地居民在幾年前開始種植7萬顆帶狀樹林隔離無尾熊,而似乎有逐漸改善這種情況,他也呼籲政府環境部應該要趕緊介入。根據channel8news報導,澳洲無尾熊基金會估計,目前野外只有不到10萬隻無尾熊。他們也認為奥特威岬無尾熊數量過多的問題是管理上的失誤,同時也在網上發表聲明,指政府秘密撲殺無尾熊是可恥的行為。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