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 狗狗的悲傪世界
當大多數人忙著享受春節假期時,一群照顧工地和河濱浪犬的愛媽,更是加倍戒備、小心守護,防範有吃狗肉習慣的外籍勞工,乘機捉狗打牙祭。在台灣的東亞籍勞工中,除了印尼因宗教信仰不食狗肉外,其他如越南、泰國、菲律賓都是吃狗肉的國家,而窮困的柬埔寨更成了供應國……。
記者 蕭士塔/報導
「柬埔寨的狗命賤!」在吳哥市經營餐廳的吳姓台商說,前年柬埔寨台灣商會就發出警告,指出狗肉在柬國越來越盛行,提醒台灣同胞看好家裡的寶貝狗狗,以免變成餐桌上的菜餚。
「柬埔寨的兒童更可憐!」當地人士說,在柬埔寨有數以萬計的街頭小乞丐,全柬埔寨近80%兒童失學。柬埔寨人吃狗肉,但狗和人仍能成為朋友,尤其兒童和寵物狗之間,在苦難中培養真情,但狗在長大後不是被家人宰殺就是被偷,生離死別的心靈創傷,讓童年記憶更加陰暗。
東南亞最貧窮的柬埔寨,全國有一半的人口每天平均收入不到2美元,農民沒有多餘食物養寵物,狗靠捕鼠為食,家犬與流浪狗界線模糊,母狗生下小狗後可能被捕捉殺害,留下的仔犬成為兒童的玩伴,小狗跟著小乞丐討飯吃,相依為命;殘障弱勢的成人也常抱著小狗,只有經濟狀況較好、門禁嚴的人家才能長期飼養寵物狗。
在亞洲保護犬隻聯盟(Asia Canine Protection Alliance)力促下,2013年泰國、柬埔寨、寮國、越南4國曾在越南河內舉行會議達成共識,同意終止狗肉交易,未來5年禁止從一個國家販運犬隻到另一個國家。
無奈龐大利益所趨,加上與鄰國邊界太長,難以杜絕走私,迄今成效不彰。因此柬埔寨偷狗賊除應付內需市場外,仍外銷狗肉到消費量更大的越南,由泰國的狗販透過柬埔寨、寮國的交易商把狗送到越南,也讓柬埔寨的兒童很難看到自己的小狗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