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鳥變餵鴿 衍生問題多
記者 蕭士塔/台南報導
台南日前驚現禽流感病毒,防疫單位呼籲民眾以「10不5要」防範,首要之「不」就是不靠近、接觸及餵食侯鳥及一般禽鳥。民眾最常接觸餵養的野鳥就是鴿子,餵鴿涉及的防疫問題,現在令周遭住戶也提心吊膽。
台南文化中心的生態池畔聚集大群野鴿,黃昏時常有民眾提著飼料近距離餵食,鴿群看到有人接近也不害怕,吸引不少攝影同好取景。「心情不好時就來此餵鴿子,感覺舒暢多了。」一位中年婦女撒出一把綠豆說出餵鴿的心路歷程,鴿群頭也不抬地猛啄,連麻雀也來吃好料,飼料馬上被吃光了。
野鴿被餵養,食物來源無慮,繁殖力激增,文化中心附近的住戶尤其是眷村改建的大林國宅,成為野鴿棲息的地盤,空屋更是慘不忍睹;附近的竹溪寺飽受野鴿築巢棲息之苦,甚至飛入大雄寶殿的樑柱歇息,排泄物汙染佛像,出家人不殺生,只好在屋簷圍上網子阻止進入。
禽流感爆發,鴿群糞便中含有新型隱球菌,易造成相關傳染疾病的疑慮,被侵擾築巢的民眾也不斷向市府相關單位投拆,害怕被感染疾病,但法規不周延,民眾餵食鴿子的樂趣似乎超出一切,受侵擾的住戶只能圍網自保。
「餵養鴿子必須要造成滿地都是垃圾,才算違法廢棄物清理法。」有人向環保局投訴,結果得到如此答案。以餵飼現場的飼料被吃得一乾二淨來看,環保局想要開罰還真不容易。
由於野鴿被歸為野鳥,與麻雀、斑鳩無異,不屬於動物防疫保護處列管的家禽,禽流感防疫期間,動保處加強養禽場及附近環境的消毒,對野鳥只能呼籲民眾不靠近、接觸及餵食,並無強制性措施。
目前管理野鴿子成為場所經營管理單位的責任,公園、文化中心、圖書館、住宅管委員或空地所有權人,都應自行負起管理的責任,目前除立標牌警示,並不見較積極勸阻。
餵食者會舉在歐洲公共場所,人和鴿子親近的例子來強化餵養的合理性,其實歐洲國家也飽受野鴿之苦,古蹟被鴿糞腐蝕,到最後也都圍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