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部紀錄片 揭動物苦難
記者 江幸芸/報導
在電視上,我們曾看到訓練有素的猴子聽話表演,在生態農場中,我們能和農場動物近距離接觸,在我們對牠們的表演嘖嘖稱奇、為接觸動物感到開心時,是否曾想過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耗時1年,推出紀錄片「動物不是娛樂三部曲」,希望喚起人類對動物的同理心。

從去年中開始籌備,動平會到17個動物生態農場做田野調查、與學生合作戲劇工作坊,將精華濃縮為3部紀錄片----《娛樂還是虐待》、《動物不是娛樂----校園行動戲劇工作坊》、《動物失樂園》。首映會將於12月13日於光點華山舉行,並邀請導演侯孝賢、作家朱天心、屏科大野保所教授裴家騏、紀錄片主角等人座談。
動平會理事長林憶珊指出,人類喜歡動物是天性,但坊間許多業者利用這樣的天性,以「教育」、「保育」來包裝,推出動物表演、觸摸、餵食、釣撈、騎乘等活動,也有很多父母、老師以為「接觸動物」就是動保教育,而不知動物的犧牲。《娛樂還是虐待》揭露動物「幕後」處境,林憶珊直言:「是娛樂也是虐待。」

除了走訪以動物作為娛樂的場所,動平會也和景興國中合作,帶著13名學生共同編排動物受苦的情境模擬劇。紀錄片中,學生化身為被強迫拍照的動物、為提供體驗而不斷被擠奶的羊,被騷擾、被強迫觸摸等,動平會藉《動物不是娛樂----校園行動戲劇工作坊》拋出一個問題:「如果人類是這些動物,你能接受嗎?」
動平會還跟著3名國小學童,透過孩子的視角,引領觀眾看見動物的苦難。3名學童在家庭養成中已有動保觀念,其中一名學童Life到了生態農場,雖然已經不是關籠飼養,但Life問了一句:「難道養在草地上就可以了嗎?」讓林憶珊印象深刻,她認為,動物應該生活在大自然中,而不是仰賴人類餵食、供人類娛樂。
藉由3部紀錄片,動平會想刺激大眾思考,動物園裡的動物、生態農場的動物、乃至夜市的撈魚活動,這些我們習以為常的事情,它們背後的真相是什麼。「動物不是娛樂三部曲」首映會後,還有20場全台巡演座談,歡迎全台民眾共襄盛舉。
首映會報名資訊:第一場、第二場
詳細活動內容請見動物不是娛樂三部曲粉絲專頁
全台巡演場次(內容以動平會網頁公告為準)
2014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12.13 15:00
光點華山(動平會網站報名)
12.13 16:40
光點華山(動平會網站報名)
12.19 15:30
東吳大學
12.17 19:00
朝陽科技大學
12.18 13:00
中興大學
12.17 13:00
南華大學12.20 19:00
台南.貓吐司
12.24 15:00
成大光復校區
12.24 14:00
東華大學
12.27 19:30
時光1939
2015
北部
中部
南部
東部
01.11 13:00
淡水中山國小01.16 19:30
學校咖啡
01.17 19:00
新竹荒野保護協會
01.24 19:30
台中.默契咖啡
01.07 19:30
嘉義.洪雅書店
01.08 14:00
台南大學
01.09 19:30
台南.Masa Loft咖啡館
01.10 14:00
高雄市動保處
01.10 19:30
高雄.三餘書店
01.16 14:00
宜蘭.友善生活小舖
01.19 13:30
宜蘭.光復國小
01.25 19:00
宜蘭.百果樹紅磚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