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請孩子和同伴動物一起來遊戲~~
訪談整理/萬宸禎(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秘書長)
妮妮是我四年級在板橋收容所領養的,我跟媽媽說想去買一隻狗狗陪琪琪,媽媽說:「收容所那邊有很多可憐的狗狗,去領養一隻,給狗狗一個家」,我們就把妮妮領養回來,與我和琪琪一起作伴!我在家會負責幫琪琪和妮妮洗澡、餵牠們,陪牠們玩,媽媽也會幫我分擔照顧牠們的工作。
參加兒童與狗狗的課程,翁老師教我如何引導琪琪和妮妮減少叫的問題,還有翻垃圾的問題。回家後,我和媽媽就把垃圾桶加蓋子放在椅子上,牠們就翻不到了;牠們的叫聲比以前少,我用翁老師獎勵的方法,只要妮妮與琪琪保持安靜,就給牠們最喜愛的小零食。
我也記得翁老師說,每次只能訓練15分鐘,就要讓狗狗休息放鬆一下。動物行為的課程幫助我學會照顧狗狗,讓我學到狗狗不能吃巧克力,還有太鹹、太油的東西,最重要的是,不可以用打的。
以前我都是用打的方式教牠們,現在用指令引導和獎勵,琪琪和妮妮也很能懂我的意思。獎勵的方式對牠們比較好,因為獎勵的方式,不會讓牠們受到心理的傷害、被打的傷害,心裡不會那麼難過。牠們得到獎勵比以前更開心,更願意嘗試,變得比較不害怕陌生人和環境。
之前都用打、罵的方式,教完以後牠們就不喜歡來找我,會躲、會面對牆壁自閉。現在教完以後,牠們還會自己學習坐下、握手。 來上狗狗課程,讓我和琪琪、妮妮更親。妮妮和琪琪也很喜歡來上課,哥哥來接我們的時候,牠們知道要來上課,尾巴一直搖,很開心。我希望等爸爸回來,我會教爸爸怎麼不用打的方式,下次開課,我會要求爸爸一起去參加或等我學會之後,回來教爸爸。
我想對琪琪和妮妮說,很謝謝牠們陪伴我那麼久的時間。琪琪和妮妮生病的時候,會跑過來我身邊要我安慰,我有時做筆記時會哭,難過的時候,牠們會來安慰我,陪伴我,在我生氣的時候,牠們就乖乖的在旁邊看我,開心的時候也是一起分享,我對琪琪非常感激牠能陪伴我這麼久。
我會疼牠們一輩子,不會等牠們老了,就把牠們放棄。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弱勢家庭兒童與同伴動物相互支持計畫」,本年度為富邦慈善基金會-「富邦公益大使」專案贊助,以及台灣動物人文社及正向思維學習中心共同與本會實踐關懷家庭單親、失親、目睹家暴或低收家庭的兒童與同伴動物。
本計劃以兒童與同伴動物為中心,活動參與對象:第一梯歡迎兒童與家庭中的狗狗參加;第二梯歡迎兒童與家庭中貓、小鼠、小兔一起來參加。兒童參與的年齡從國小三年級到國中三年級。邀請兩位動物行為師,許朝訓老師以及翁亞璇老師以及兒童與同伴動物關係引導者王美恩老師帶領。
透過引導兒童學習如何觀察動物的行為與情感、如何適切照顧動物,也照顧自己。團體活動設計透過遊戲方式,自然地學習負責任的重要性、獨立性、付出與妥協的能力,引導孩子與動物家人建立成功的經驗與自信心,體會同理及利他帶來的力量,發展內在正向力量,成為自己和動物的守護者,以提升孩童與同伴動物生活的幸福指數。
為設想到家長可能因工作忙碌無法接送的情況,本會安排貼心的服務,請志工接送兒童和同伴動物以保障交通上的安全,更希望能提高兒童與同伴動物參與學習的機會。
歡迎家長或學校老師為孩子們報名參加,歡迎婦女中心、兒保中心社工轉介。
報名網址:第一梯http://ppt.cc/r6Ee
計畫聯絡人:萬宸禎 0930196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