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爾濟斯 5歲後就要小「心」!
記者 何宜/報導
心血管疾病近年來一直是犬貓死因的前3名,而專心動物醫院心臟科主任洪榮偉醫師認為,原因或許是隨近代醫療進步,寵物平均壽命延長而產生的老年病。狗狗最常見的心臟疾病是瓣膜性心臟病,好發犬種為馬爾濟斯;而貓咪則是肥厚性心臟病,好發品種則是布偶貓、波斯貓。
洪榮偉醫師提到,院內時常診斷到罹患二尖瓣疾病的馬爾濟斯前來就診,為了了解疾病的發生率和好發年齡,專心動物醫院在2013年12月初時,免費為2歲以上、從未出現肺積水、呼吸困難、休克症狀的馬爾濟斯做心臟超音波檢查。
調查了162隻健康沒有任何心臟病症狀的馬爾濟斯中,結果發現約30%聽得到心雜音且在超音波下看到二尖瓣脫垂,另外約40%有二尖瓣逆流。而疾病發生率與年齡也有密切關係,5歲以上的馬爾濟斯心雜音發生率提高至近50%,且透過超音波發現一半有二尖瓣逆流,11歲以上二尖瓣發生率更上升至85%!
洪榮偉醫師表示,狗的心臟瓣膜一天約開闔13萬次,如果有二尖瓣疾病,就不能劇烈運動、情緒也不能太亢奮,透過避免增加心跳次數降低對瓣膜的損耗。洪榮偉醫師說,在國外發現是查理士王小獵犬特別好發二尖瓣疾病,不過在台灣則因馬爾濟斯數量多,較其他品種犬更容易得到二尖瓣疾病。
當寵物出現咳嗽症狀時,也需特別注意是否是心衰竭的徵兆,不過因為小型犬也會因為氣管塌陷而咳嗽,所以還需要再透過聽診心雜音、超音波檢查確認。咳嗽的症狀出現未必代表患犬已進入心衰竭階段。如果確定有二尖瓣疾病,就需要評估疾病的嚴重程度,決定是不需服藥只要先追蹤,或要透過吃藥控制心臟衰竭、或是開刀治療。洪醫師也呼籲在飼養馬爾濟斯前要做好老年可能會有心臟疾病的準備,而對已經有馬爾濟斯的飼主,建議當狗狗超過5歲後,每半年要做一次健康檢查。
洪榮偉醫師說,如果家中經濟狀況允許,可將狗狗送到日本接受瓣膜修補手術,手術成功率從10幾年前的65%到現在約有95%,比美國還高。而執行此手術的日本醫師上地正実教授其實是洪醫師在哈佛做短期研究時的同學,問及為什麼洪醫師不在台灣執行手術?洪醫師解釋,手術的精進是需要長時間的學習,不是一蹴可幾。一開始向家屬說明手術成功率可能只有65%,如果失敗,希望飼主把寵物的大體捐出來,供醫師研究失敗的原因以免以後再度發生。但台灣沒有任何飼主同意,而日本的飼主則多數都同意,讓日本醫師的開刀成功率可以持續進步達到現在的95%!
洪醫師表示,到日本開刀費用約180萬日幣,有許多飼主是等到吃藥沒效了才想緊急出國開刀,不過事前需要約6個月時間申請、通過檢疫,而且有許多狗狗到那時候已經嚴重到已經不適合坐飛機了,所以飼主應盡早針對寵物病情做規劃。
洪醫師說:「罹患心臟病不是世界末日。即使無法出國開刀,只要好好照顧,適時服藥,洪醫師表示,患犬仍能享受不短且有品質的生活。」
達人小檔案 |
|
|
專心動物醫院 心臟科主任 洪榮偉醫師 學歷: 國立灣大學獸醫 學士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獸醫心血管疾病學 碩士 經歷:中華民國獸醫內科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歐洲獸醫心臟學會會員 美國貓科醫學會會員 美國獸醫學會會員(AVMA) 全美獸醫學院內科專科醫學會(ACVIM)第十三屆年會唯一華裔演講者 前美國北卡州大獸醫教學醫院專任醫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