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之家 彰顯農村敬老文化

記者  蕭士塔/台南報導

天氣炎熱,南台灣太陽尤其火毒,為了讓退休老牛安適泡澡,台南市政府農業局的「老牛之家」加大了泡澡池,讓老牛們可以有效消暑解熱,同時在水池邊架設遮陰棚,打造涼爽的生活環境。

台南市「老牛之家」的泡澡池加大,有效消暑解熱,同時在水池邊架設遮陰棚。    蕭士塔/攝老牛之家位在柳營區德元埤,目前安置6頭水牛、3頭黃牛。水牛群有3頭為退休老牛,分別是雲林縣斗六市老農梁平的「牛牛」、台南市官田區黃姓老農的「淑女」、下營區阿水伯的「猛男」,都是耕作超過20年的退休役牛,因為老農乏力照顧,決定送至老牛的家,讓牠們安養天年

另3頭水牛是善心人士從屠宰場買來的肉用水牛,年輕力壯,與3頭老牛和樂相處,啃食青草,也有人工餵食牧草以補不足。

黃牛少泡澡,水牛卻離不開水池泥浴,全身塗滿泥巴能消暑降溫預防中暑及阻隔蚊蟲叮咬。農業時代的水塘圳溝普遍,農民牽牛吃草時都會讓牛入水塘泡水泥浴,因此老牛之家改善原先泡澡區坑洞小且水溫較高的缺點變身為較大的泡澡池;遮陰棚可以避免陽光直曬而中暑或降低食慾

台北藝術大學校園的兩頭水牛已成為校園一景。     蕭士塔/攝

台南市仍擁有廣大的耕種面積,農耕生活建立了農民與耕牛深厚的感情,不僅是工作夥伴更是家人,隨著耕作機械化,耕牛年紀漸長,農民往往捨不得牠們被屠宰,又面臨無地方收留的困境。老牛的家成立宗旨,正是希望可以提供一個安全又舒適的環境,以尊敬長者的那份心意照顧辛苦一輩子的老耕牛,傳承農村文化之精神。

台北市也有一處老牛之家,位在關渡的台北藝術大學有兩隻水牛,多年前學校辦活動,事後承辦廠商沒有把兩頭道具牛帶走,學校就把牠們養起來,晨昏吃草,中午泡澡,生活很愜意,水牛吃草成為校園一景。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