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鳥一證」 鸚物也有寵登系統

記者 李娉婷/報導

從〈非犬貓寵物上千種 沒人管、無法管〉報導中我們得知寵物市場紛亂、無有效管理機制,不過其實其中有一種類別已經提出初步的控管策略了!2011年4月,林務局與高雄市觀賞鳥促進會合作試辦鸚鵡的「一鳥一環一證」制度,統計市場上的鸚鵡交易紀錄,做為建立制度化管理的起步。

鸚鵡的「身分證」,成鳥與次代幼鳥有不同的認證卡。 取自灰鸚鵡寶貝彭彭部落格

鸚鵡外表亮麗、個性活潑,讓許多人著迷不已,不過把鸚鵡拿來當寵物,還會涉及法律問題──除了桃面情侶鸚鵡(愛情鳥)、虎皮鸚鵡、玄鳳鸚鵡(太陽鳥)、玫瑰環頸鸚鵡外,其餘的300多種鸚鵡都被列入瀕臨絕種野生動植物國際貿易公約(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名單中。

合法進口的鸚鵡會有一張CITES的身分證明與編號、腳環,但國內市場大量小額繁殖的結果,到最後,許多鳥友都不清楚自己養的鸚鵡究竟來自哪裡、是否養到了瀕危品種,此外,若是有違法進口、卻聲稱是人工繁殖的鸚鵡,執法單位也無從調查起。

台灣進口數量最多的鸚鵡為公認為最聰明的非洲灰鸚鵡,被列在CITES附錄二中。 取自Wikimedia Commons

有鑑於此,林務局與高雄市觀賞鳥促進會(KOA)自2011年4月開始試辦鸚鵡「一鳥一環一證」的認證制度,林務局野生物保育科科長林國彰表示,鸚鵡市場太過龐大,一時要規範也無從規範起,因此由消費者與店家「自主認證」的方式開始做起。

KOA會長江俊縈表示,目前可辦證的店家遍布北中南,這些店家在經過訓練、通過考試、「先取得認證」後,才能為飼主辦證,飼主只要花一點手續費,就可以為鸚鵡取得身分證與有編碼的腳環,雖然無法證明鸚鵡來源是否合法,但能證明飼主與鸚鵡的關係,對於鸚鵡走失的協尋相當有幫助。

林國彰表示,每年台灣進口鸚鵡10000多隻,出口15000多隻,可見國內鸚鵡市場數量又更龐大,但因「一鳥一環一證」制度剛起步,就像十多年前寵物晶片登記制度剛開始實施時的狀況一樣,還無法確定國內究竟有多少鸚鵡。

林國彰也說明,因為南部飼養鸚鵡風氣較盛,可辦證店家還是以南部地區最多,約有30多間,希望能透過飼主願意至有認證的店家辦證、買鳥,慢慢增加各地區認證店家數量,第一階段從掌握現有鸚鵡交易數量開始,將來才有機會延伸到繁殖場的認證制度。

CITES附錄一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禁止交易;附錄二則是珍貴稀有野生動物,須有效管制。台灣沒有原生種鸚鵡,都是從國外進口成鳥後再進行繁殖,但CITES附錄二及少數附錄一的人工飼養、繁殖鸚鵡因為不是生活在「自然環境」下,並不適用《野生動物保育法》,這些鸚鵡的飼養、繁殖、買賣都無單位規範,再加上許多鳥友小規模的繁殖,因此鸚鵡的數量與合法性難以界定。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