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鯊魚 國際新法已生效
特約編譯 何昱文/譯寫
鯊魚保護者的好消息來了 ! 9月14日起,新的國際法律已生效,將加強保護5種鯊魚,免除牠們被過度捕撈的威脅。

從9月14日起,要出口這5種鯊魚及所有蝠鱝魚的活標本,需要申請特別許可證-類----包括出口魚肉、魚鰓和魚鰭。國際野生動植物瀕危物種公約,被稱為瀕危物種貿易公約(CITES),去年在曼谷舉行會議時通過了這項法律條款。
新的法律適用於海洋白鰭鯊Carcharhinuslongimanus、雙髻鯊Sphyrnalewini,大雙髻鯊Sphyrnamokarran、光滑雙髻鯊Sphyrnazygaena、鼠鯊Lamnanasus和所有的蝠鱝魚mantarays。
捕殺鯊魚是為了牠們的肉、魚肝油、軟骨,以及牠們的鰭----這是東亞地區魚翅湯的主要成分。由於鯊魚生長和繁殖的速度相當慢,很難從大量的捕殺,成長回來。保育人士警告說,過度的捕殺,可能會導致這些頂層捕食者的數量迅速下降。


去年發表在海洋政策雜誌的一篇研究中,研究人員估計2000年有一億隻鯊魚被殺,在2010年則有9700萬隻被殺。這些數字是根據鯊魚死亡的數據,和估計未報告的非法捕撈而來。
在籌畫新條款期間,瀕危物種貿易公約組織一直尋求與國家主管部門,和將負責檢查特別執照、查緝非法鯊魚進口的海關部門合作。漁業官員和環保主義者一向時有衝突,如今終於能一同為實施新法律而共同努力了。
這次共有178個國家簽署了這項條款;而每2到3年,瀕危物種貿易公約組織會舉行關於動植物的國際貿易會議,由各國代表審查和談判條款的增刪和內容修訂。 譯自LiveScienc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