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犬貓 動保處也收容鳥、蛇、蜥?

記者 何宜/報導

你以為動物保護處就只有收容貓貓狗狗嗎?其實動保處收容保護的並不只有同伴動物,野生動物也是他們負責的範圍。內湖動物之家是收容犬貓的地方,而位於吳興街山坡上的辦公室,則是野生動物暫時的庇護所

台北市動保處也會接獲消防局、警察局或是民眾通報野生動物的救援。 何宜/攝

動保處技正陳以詮解釋,許多人會認為台北是個高度發展的城市,很難跟野生動物產生連結。不過因為台北盆地四周環山,鄰近郊區的士林、北投、文山及南港地區仍有許多野生動物的棲地。而因為人與動物共存,也讓動保處會處理野生動物的收容急救傷案件

動保處也曾收容過許多罕見的野生動物,有些是民眾不曉得不能飼養,以致動物長大後遭棄養。 取自維基百科創用CC圖片

陳以詮說,大部分接獲的案件都是由警察局、消防局或是一般民眾通報,而動物管理組組長洪崇順在5年的任內,碰過許多或許是其他人一輩子也不會遇見的動物,例如:遊隼、栗鳶、貓頭鷹、龍貓、眼鏡凱門鱷甚至是椰子蟹!不過洪崇順也補充說明,這些都是個案,5年中幾乎都只碰到過一次。最常見的是民眾非法飼養,等動物長大後發現沒辦法飼養而遺棄。

說到這,大家或許會有一個疑問:「這些野生動物會被安樂死嗎?」陳以詮表示,動保處在收容野生動物當日就會有12日的收容公告,如果超過時間原飼主還沒有認領,動物就會轉介到其他林務局核定的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機構,例如台北市立動物園、特生中心、屏科大等等。

動保處近期收容了一隻秘魯鱷蜥,因為牠特殊的食性,還特別跟台北動物園要了些福壽螺。 何宜/攝

而如果動保處公告的野生動物收容名單中,有民眾遺失的寵物,認領人需要打電話到動保處,詳述寵物的外觀或生理特徵、遺失時間地點,並提供一些佐證的照片或合法輸入的證書等資料,才能將寵物認領回去。洪崇順也表示,有些非保育類的野生動物,如果有非飼主的民眾想領養,也可以先打電話詢問,由動保處判斷該物種是否能開放領養。

最後,陳以詮也呼籲,民眾如果在野外看見幼鳥、幼獸時,可以先觀察一陣子,因為通常母鳥、母獸都會回來找寶寶,等確定母獸沒有回來、或是動物寶寶有立即性的危險時,再通報動物保護處處理。畢竟野生動物還是生活在自然環境裡,比安置到收容中心好。

你家的非犬貓寵物走失?

可以看看有沒有出現在台北市動物保護處 公告事項當中。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