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候鳥開飛!赤腹鷹、伯勞過境台灣

記者 李娉婷/報導

雖然最近天氣依炎熱,讓人感受不到秋天的腳步已經到來,但候鳥們對於季節的變化可是精準的很!秋季的賞鳥明星「赤腹鷹」大軍已經開始過境台灣,想要親眼看見萬鷹齊飛的畫面,可要好好把握這兩個月的機會。

赤腹鷹9月初開始過境台灣,是秋季賞鳥的一大看點。 取自台東縣野鳥學會

台灣位於東亞島弧的中央,正好在東亞候鳥遷徙路徑上,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候鳥前來造訪,抓準時間地點前往賞鳥,就能看見萬鳥齊飛的震撼畫面。台灣秋季的猛禽訪客最大宗為赤腹鷹,2004年在墾丁國家公園有22萬隻的過境紀錄,近年來過境數量也都維持在10萬隻以上。

台東縣野鳥學會理事長王克孝說明,赤腹鷹群從韓國出發,飛越對馬海峽、經琉球群島後來到台灣,接著會到菲律賓過冬,是遷徙性猛禽的先鋒部隊,10月初還會有大量國慶鳥(灰面鷲),自日本出發過境台灣。

赤腹鷹個體辨識度高,鷹群過境的畫面相當壯觀。 取自網路

赤腹鷹的過境期自9月開始至10月底,時間長達2個月,過境的高峰在9月中、下旬,期間也能見到蜂鷹、日本松雀鷹、遊隼等其他遷徙性猛禽過境,除了墾丁外,台東知本樂山也是極佳的賞鷹點。

王克孝表示,台東縣野鳥學會每日會有人統計過境樂山的赤腹鷹數量,9月1日至9月10日,今年秋季赤腹鷹的過境數量已經達到4萬隻,統計數量方式為鷹友以肉眼觀測,無法準確地說明原理,但各鷹友統計出來的數量差不多,台東與墾丁處的統計數量也接近(經過樂山後飛往墾丁),因此誤差值不大。

9月也有大量伯勞鳥過境台灣,數量比猛禽還多,但因個體較小無法正確統計。 取自網路

王克孝也說明,其實過境台灣的候鳥相當多,數量也不是赤腹鷹最高,只是大型猛禽的肉眼辨識度高,有統計的方式,其實同季節會在全台灣出現的伯勞鳥,數量也相當龐大,但因為個體較小,也無人做調查,因此無法正確紀錄過境數量。

台東縣野鳥學會每天早上7點到下午4點都有鷹友駐守樂山記錄過境鷹量,同時也為民眾提供導覽服務,此外也於這周(14)日舉辦「鷹揚樂山」賞鷹活動,希望透過欣賞過境猛禽與生態解說,讓民眾體悟保護自然資源與環境的重要性。

 

報名方式:http://nature.hc.edu.tw/vbb/showthread.php?t=13788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