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人象衝突 雲南江城出招

記者 呂幼綸/綜合報導

當居民和保育類野生動物因為生活領域重疊,而發生衝突時,到底是人退讓?或是由動物犧牲?台灣部分縣市農民和台灣獼猴的爭端還未解決,中國雲南江城縣境內的人象衝突倒是看到突圍的跡象

野生亞洲象殺人事件,造成雲南江城縣縣民極度不安。  取自網路雲南省江城縣何其有幸,一連出現了兩種國家一級野生保育動物黑頸鶴和亞洲象,但也讓縣內的滑石板村村民有些不幸,先是於13年前在政府安排下,全村從千里之外的原居地遷徙至現址,以讓地給黑頸鶴;目前又遭遇到亞洲象的威脅。

今年7月,21頭野生亞洲象連續多次出現在省江城縣境內,吸引過往旅客駐足圍觀。亞洲象雖然是亞洲大陸現存最大的動物,中國境內也僅存300餘頭,但事實上,亞洲象自2011年起已造成多起民眾傷亡事件,今年上半年就有2位石板村村民死在大象腳下。

2011年滑石板村境內首次發現18頭野生亞洲象,當時村民認為大象的出現是稀奇事,既使牠們吃了家裡的食物、毀壞了的房舍,村民也不以為忤。但在亞洲象的數量從18頭增加到如今的43頭時,常見牠們毀壞農田、房屋,和搶奪香蕉、玉米等食物,村民的生活已蒙上陰霾。

成都商報記者在8月14日前往勘察時,看到大面積的玉米地被大象損毀,而小道上隨時能見到大象的黑色糞便。大象在玉米地裏悠然自得地啃食玉米棒,發出咔咔的啃食聲。

中國境內僅存300餘頭野生亞洲象。但自從2011年亞洲象在江城縣境內出現後,已造成多起傷人致死事故。   中新社/提供

村民發現大象只有在天熱高溫的晴天才休息,其他時間都不停地進食,玉米、香蕉等農作物都是牠們喜愛的食物。江城縣政府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亞洲象已給這個貧縣造成了逾1500萬人民幣(約合台幣7000萬元)的直接經濟損失和5000萬人民幣(約合台幣2億5000萬元)的間接經濟損失。

如何在保育亞洲象的前提下,同時保障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江城縣府已做出初步規畫。因為縣府林業部門研判,縣內野生亞洲象數量的激增,與西雙版納大面積種植橡膠,讓牠們失去食物源有關。

目前規畫在縣內劃定100畝食物源基地,專門種植大象愛吃的香蕉、玉米、甘蔗等作物。並鼓勵村民棄種香蕉和玉米等作物,改種杉木、澳洲堅果或者橡膠、茶葉、咖啡等。

而縣府已經建置了400餘個GPS監測點,收集到3條完整的亞洲象活動路線,基本摸清楚了亞洲象的活動規律。為了解決食物源基地和生產區域相近的問題,還將建500米寬的帶狀緩衝區,高密度種植亞洲象討厭的植物,比如多刺植物,由於野生亞洲象特別討厭蜜蜂,所以緩衝區內還將每10米就養一箱蜜蜂,迫使大象到了緩衝區後,主動返回食物源基地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