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園流浪狗 命運大不同
記者 江幸芸/報導
不同學校的流浪狗,命運差很大!台南市永康國小學生在臉書上求救,指學校張貼公告,若學生繼續餵食流浪狗,將請衛生隊來處理,目前公告已被撕下,永康國小學務主任表示,校方只是擔心學生安全,不會傷害狗狗;反觀台東縣龍田國小則在校園落實生命教育,讓流浪狗變成幸福校狗。
永康國小一名學生7月8日在「台灣動物不再流浪協會」的臉書上傳照片向大眾求救,照片中有2隻流浪狗和學校張貼的公告,公告寫著「當小狗停留於此 學校勢必通知衛生隊 一經捕捉 狗命不保 請不要再餵食」,引來網友、學生家長抗議。
張貼單位、永康國小學務主任李宜洲表示,2隻流浪狗已在學校後門逗留20多天,喜歡狗的學生常去餵狗,校方擔心狗狗傷害學生並考量衛生問題,最初是口頭勸告學生不要餵食,但學生不聽,只好貼出公告。目前公告被不明人士撕下,學務處也對此發出聲明,強調校方只是希望學生不要餵狗,並不會真的傷害狗狗。
主要處理流浪狗事務的總務主任周正偉表示,校方有來自家長的壓力,有的家長擔心狗狗傷害學生,會要求校方把狗驅離,不過近日曾有家長來電反映這次的公告措辭太過強烈,學務處的好意反而引發反效果。學務處也承諾,日後將會洽詢專業單位,以關懷生命的角度來處理流浪狗。
同樣的流浪狗問題,來到台東縣龍田國小卻成了全校喜事,因為他們有了自己的校狗!今年5月底,龍田國小校園出現一隻親人的流浪狗,喜歡坐在走廊跟著學生上課,一個多月後,全校學生決定共同養牠,取名「咪嚕」,還替牠辦了臉書粉絲專頁「龍之犬」。
不過,學校收養流浪狗可不馬虎。龍田國小教學組長馮振芬表示,在讓學生決定要不要養狗之前,校方舉辦一連串的生命教育活動,從繪本和影片取材,帶領學生認識流浪狗與流浪動物之家,並播放電影《十二夜》的片段,告訴學生狗狗在收容所可能面臨的命運。
經過生命教育課程,全校77名學生投票通過收養流浪狗,並舉辦命名活動,幫小狗取名為「咪嚕」。馮振芬說,之後可能會採取自願制,讓有意願的學生來餵狗、幫狗洗澡,但詳細執行方式要等開學後和學生討論。暑假期間,咪嚕由學校的替代役照顧,這名替代役曾在動物中途之家當志工,照顧狗狗經驗豐富。
至於照顧咪嚕的經費,馮振芬表示將長期向全校師生小額募款,以購買飼料及用品。目前校方已幫咪嚕施打狂犬病疫苗、做絕育手術,也植了晶片,成為名副其實的校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