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生宣導 宗教團體參與海龜野放
記者 李娉婷/報導
林務局今(27)偕同澎湖縣縣長王乾發、馬公市市長蘇崑雄、水產試驗所澎湖海洋生物研究中心林金榮主任等政府官員、佛教團體、澎湖3個國小師生、民眾及志工們,在以濃厚的宗教儀式為海龜祝福下,一齊於嵵裡海灘成功野放因傷救治康復後2隻綠蠵龜、1隻玳瑁及1隻欖蠵龜,見證海龜重返大海的感動時刻。
今日野放之2隻綠蠵龜、1隻玳瑁及1隻欖蠵龜均為近兩年救傷或擱淺個體,在海龜救護收容中心悉心照料,再經野放訓練,評估其健康情況良好後,才進行野放,過程相當嚴謹。
海龜救護收容中心於民國86年成立,協助救援澎湖地區受傷、生病或擱淺海龜,截至今日已舉辦34次野放活動,釋放海龜個體達156隻。
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表示,台灣早於78年就將現生所有種海龜列為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海龜救援活動為保育工作重要的環節,本次海龜野放邀請佛教團體及社會大眾,一起為海龜祝福,希望結合科學研究專業與宗教界慈悲理念,推動自然保育與放生文化的溝通交流,為救護生命與自然保育工作注入新的能量。
林務局保育組簡任技正夏榮生說明,此次野放活動參與的佛教團體有「福智佛教基金會」及「中華護生協會」,其中中華護生協會(海濤法師創辦,現為榮譽理事長)為國內最大放生團體,過去常因大量放生造成許多爭議,林務局一直與中華護生協會溝通協調,此次為中華護生協會第一次參與林務局的野放活動,將來也可望能以此方式繼續合作,讓科學與宗教結合,進行對環境友善的護生放生。
此外,楊宏志也呼籲,民眾若發現受傷或擱淺的海龜,可就近通知各縣市政府保育主管府與宗教團體共同參與海龜救傷野放 單位處理,或以0800-057930(林務局救山林)專線電話向林務局通報,共同保護大海中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