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魚的福利 無痛宰殺

記者 陳珊珊/報導

魚是否能感受到痛?看似不具備痛覺的魚類動物,福利往往被人類忽視,但最近英國的動物福利部門向國內的養殖業者喊話,希望業者能用一種更符合人道的方式殺魚,認為養殖魚場的魚類應該比照牛隻屠宰前的擊昏程序。

英國的農場動物福利委員會呼籲,養殖漁場業者應該注重魚類的福利。取自網路

儘管在過去國外的研究中,都指出大多數的魚類由於腦部結構太小,無法與人類一樣具備感受痛楚的能力,而魚被捕時掙扎的反應,是出於本能,無關痛覺。

但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英國的農場動物福利委員會(The Farm Animal Welfare Committee,簡稱FAWC) ,在一份公布在時代雜誌上的政府報告中,提出包含養殖魚類在被屠殺前應該被擊昏在內的16項建議,原因是魚類在逐漸休克的過程當中並不人道,因為死亡並不是立即性的。

FAWC指出,少數特別的魚種,像是鱒魚,其實是能感受到痛覺的,而他們認為國內的1億尾養殖魚類,都應該享受基本福利,因此呼籲養殖業者在屠殺每條魚時,能夠意識到自己必須善盡的責任。

FAWC指出少數魚種具有痛覺能力。取自網路

對於政府的這項主張,英國鱒魚協會(The British Trout Association)表示支持,只要政府能夠平衡水生及陸生動物之間的預算。而蘇格蘭鮭魚生產者組織(The Scottish Salmon Producers' Organisation)則認為,這個規範所帶來的改變,將會遠超過其他新的立法。

英國國內目前有750座養殖魚場,其中大部份繁殖鮭魚和虹鱒魚,而蘇格蘭在2012年的魚獲量約為3500萬尾鮭魚。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