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蛇龜保護區防盜獵 拚生態保育
記者 何宜/報導
翡翠水庫食蛇龜野生動物保護區於5月30日,發表成立至今的維護管理成果,顯示中央與地方攜手合作促成了生態保育及水資源環境保育的典範。林務局副局長楊宏志表示,今年已和政府申請331萬經費,將作為今年度經營使用。而台北翡翠水庫管理局局長劉銘龍也精神喊話,今年要讓盜獵不再發生!
自保護區設立至今,除加強保護區管制及查緝不法盜獵行為外,也著重加強生態調查、監測及基礎研究,另外於3月10日成立的「食蛇龜復育中途之家」,希望可以成為救傷收容中心、或野放前棲息地。
在防盜獵方面,翡管局自102年9月起於保護區內實行每週2次的清山行動,至今共計44次,每月並至少1次與林務局羅東林管處等相關機關辦理聯合巡視,至今共計11次。受翡管局委託進行食蛇龜生態調查的屏東科技大學教授陳添喜表示,剛開始清理捕鼠籠的時候,數量竟高達上百個!
而翡翠水庫因為維護水資源的關係,嚴格的管制也讓當地野生動物復育情形良好,成為低海拔少見的野生動物天堂!目前翡管局委託屏科大教授陳添喜監測保護區內食蛇龜及柴棺龜的族群現況與重要棲息範圍,觀察其變動趨勢。希望瞭解食蛇龜及中大型哺乳動物之組成、分布,及可能之交互作用。
而翡管局局長劉銘龍提到,今年編列預算重點在6月起要聘用一名專責保育員,負責保護區之巡查取締、棲地維護、動物之照養救傷、生態調查監測與保育宣導之規劃及執行。此職缺是對外公開招募,月薪39,000。
另外預算用在添購高科技紅外線照相機等設備,預計將在9月裝置完成,此設備透過山區訊號及即時照片傳送至手機,可以馬上發現外人進入保護區。且在去年8月警政署組織變革後,目前有保七總隊的6名保安警察支援,只要發現偷獵者即可直接起訴。
管制目標及保護措施
本保護區內不得騷擾、虐待、獵捕或宰殺野生動物;禁止採集、砍伐植物;禁止污染、破壞環境之行為外,更禁止從事水域之遊憩活動及溪流內垂釣、捕撈。
核心區為嚴格管制區域,非經主管機關許可不得進入,且不得改變棲地、地形、地貌或從事其他開發行為。
緩衝區於5至8月食蛇龜繁殖期間,主管機關得限制人員進入。
保護區內獵捕食蛇龜罰則
依據野生動物保育法第41條,對於未經許可獵捕、宰殺保育類野生動物者,處6月至5年以下有期徒刑,在保護區內違法則刑期加重三分之一,且未遂犯亦可處罰,可更有效嚇阻相關盜獵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