羚羊寶寶來3望5 伊蘭羚得節育了
記者 呂幼綸/報導
對台北市立動物園非洲區內的伊蘭羚有印象嗎? 雖然稱為羚羊,其實牠們的外型更像牛。本月份伊蘭羚媽媽和阿嬤都傳喜訊,分別產下2隻千金1個壯丁,而且還有另位兩位待產中的羚羊媽媽哩。
3隻新生小羚羊中的2位千金,分別是「春姿」和「春天」,牠們的媽媽是「夏春」和「梅夏春」,唯一的小壯丁取名「夏天」,媽媽「芬梅梅夏」可是大有來頭,因為牠是「夏春」的媽媽,這回是以阿嬤身分產子,還和女兒一起坐月子。伊蘭羚的孕期和人類很接近,懷胎9個月才能生產。
面對台北市立動物園這一波生育潮,你是不是有些不解?果然是春暖花開「生」機盎然的季節嗎? 發言人曹先紹說,其實這是動物園100周年的慶祝計畫之一,也是園內實施族群管理的成果,前兩年,你一定沒聽說伊蘭羚有添丁喜訊,而這一波之後,可能長達3到5年,伊蘭羚也都不會再傳出生產的好消息!
因為動物園決心為牠們實施「家庭計畫」,更專業的說法是「伊蘭羚族群管理計畫」,曹先紹說明,以飼養空間而言,園內伊蘭羚約達20隻就很擠了,因此動物園已啟動衛星族群計畫,讓多出的隻數可以疏散到其他動物園;而園內則是透過管控下的保育繁殖,讓羚羊族群量不要擴增過快,而同時能讓年齡間距和性別比例,分布均衡,不讓生殖配對出現斷層。
初步計畫就是每隔3-5年,才讓伊蘭羚繁殖一代,所以如果錯過了今年觀察小羚羊成長的機會,得再等上3-5年了。 至於伊蘭羚的節育方式也很「自然」,也就是讓雌、雄分別居住,參觀民眾看到的展示區,基本上只會有羚羊媽媽和寶寶。
想分出3隻新生羊寶寶,有一竅門,那就是觀察小羚羊頭上角的長度,就不難知道出生順序,5月5日生的「春姿」頭上可以看到到小小的角,5月14日生的「春天」角才剛開始冒出來,5月20日生的「夏天」則完全沒有角。還沒滿月的3隻小羚羊,除了喝奶時間,經常會聚在陰涼的地方休息,仔細找找很容易發現牠們的蹤跡。
看伊蘭羚羊寶寶喝奶奶
伊蘭羚羊
學名:Taurotragus oryx
俗名:巨羚、大羚羊
棲息地:東非及南部非洲大草原及平原
體型:是地球上最大的一種羚羊,其實更像牛,體重從300-1000公斤,公羊的毛髮 很密,喉袋很大。無論公羊、雌羊都有角,角長65厘米。雌羊兩角較闊。
食性:吃草、樹枝及葉子,是標準的大型草食獸
習性:日間活動,但在太陽照射強烈的時候則不太活動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