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熊母小英忙顧仔 化身超人媽媽

記者 何宜/報導

台北市立動物園每次都會替民眾捕捉動物寶寶們最萌最新的畫面,讓更多人認識這些明星寶寶們。不過,不是所有動物媽媽都能大方的讓自己的孩子供保育員記錄。北美浣熊「小英」就是一個超級謹慎的新手媽媽,於是保育員只好和小英鬥智,抓緊時機幫2隻浣熊寶寶量體重測性別。

左是英桃,右是英灰灰。 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小英於今年3月25日產下2隻浣熊寶寶,平時不怕人的牠,在產仔前後卻顯現出緊張的個性,小傢伙出生後小英也常常在育嬰房帶著寶寶四處搬家,於是保育員一個月來只好都透過監視螢幕觀察浣熊寶寶。

而小英也像是個雷達一般,只要一聽見寶寶的叫聲,就會馬上出現在寶寶身邊。保育員在小英停止搬家行為後,趁牠用餐的時間想接近寶寶,就被小英阻止。等到浣熊寶寶一個多月大,張開眼睛開始爬行後,保育員記取上次失敗教訓,事先將測量器具都準備妥當。

哈摟我是英桃! 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等到小英媽媽開始吃飯,保育員迅速的進行量體重和檢查性別的工作,但是浣熊寶寶被抱上磅秤就開始叫,保育員發現小英吃飯的速度開始變快,當第二隻寶寶也發出叫聲,小英吃飯的聲音突然停止,這時保育員趕緊將浣熊寶寶放回巢箱,同時撤出北美浣熊的育嬰房,好讓焦急的「小英」回到寶寶身邊。

幸好倉促之間保育員也順利完成任務,兩隻浣熊寶寶雌雄各一,毛色一隻像爸爸「小熊」,一隻像媽媽,雌性的咖啡色浣熊寶寶取名「英桃」,雄性的灰色浣熊寶寶取名「英灰灰」。「英桃」活潑好動,總是帶頭探索,「英灰灰」雖然是小小跟屁蟲,但活動範圍只限定在巢箱內。

嗨我是英灰灰! 台北市立動物園/提供

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保育員要配合動物習性進行觀察及檢查,為了避免有些動物母親會因為寶寶身上的陌生氣味而將孩子咬死,所以動物園的保育員幾乎都脂粉未施、也不能使用味道太強烈的身體產品。「而對浣熊媽媽來說,保育員的氣味相較於獸醫就相對熟悉,因為保育員幾乎和牠們朝夕相處,而獸醫身上常常帶有消毒水味。」曹先紹解釋。

台北市立動物園北美浣熊歷史

 

台北市立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動物園目前有5隻北美浣熊,一隻17歲的小胖,6歲的爸爸小熊、7歲的媽媽小英,和這次出生的寶寶英桃及英灰灰。其實當初小胖、小熊跟小英是和美國交換而來的,因為浣熊相當適應人類生活,在美國時常有調皮搗蛋的浣熊誤闖民宅而被抓起來,這些被歸入救傷體系的浣熊,部分就被送來了台北市立動物園做動物交換,也讓他們免於原本悽慘的下場。

北美浣熊小檔案

科屬:哺乳綱食肉目浣熊科

原生地:北美洲

身型:浣熊通常重5.5到9.5公斤,但有記載的最重的可達28公斤

特徵:眼睛周圍為黑色,尾有5-6個黑色環紋,體長65至75厘米,尾長約25厘米,皮毛的大部分為灰色,也有部分為棕色和黑色。也有罕見的白化種

習性:浣熊是夜行性動物。浣熊非常適應城市的生活,生活在都市近郊的浣熊常會潛入人類住處偷竊食物,加上眼睛週遭的黑色條紋特徵,因此被稱為「食物小偷」

食性:雜食性,食物有漿果、昆蟲、鳥卵和其他小動物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