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參加公民審議? 誰在做決定?
記者 呂幼綸/報導
「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即日起受理報名,預計從400位報名者中,以公正抽樣方式,篩選出20位成員進入5天期程的公民審議會議。20位成員將有機會對影響流浪狗命運的政府政策,表達意見;但20位成員的篩選作業又和已成立一年多的執行委員會(簡稱執委會)息息相關。
依據農委會資料,執委會於102年成立,共計13位執行委員,分屬不同領域,包括動保領域7位、公共行政領域1位、法律領域1位、哲學領域1位、生態領域1位、城鄉規畫領域1位,至今已召開過5次會議,也有2位委員中途請辭。而執委會的工作在制定公民審議會議的運作程序和規則,可以說是這項專案計畫的太上老君。
就以能決定審議會議成員人選的抽樣方式來說,執行委員之一的台南大學副教授吳宗憲表示,他已根據具代表性的相關研究,推荐未來可做分層隨機抽樣依循的6大變項,分別是:養狗經驗、性別、年齡、學歷、地區和職業,希望抽樣選出的人員組合能符合台灣人口結構,但5月20日將再舉行執行委員會議,才能確定最終採用的變項是哪些,以及各項的比例原則。
既有動保背景,又有公共行政專業的吳宗憲強調,在社會意見逐漸兩極化的趨勢下,能容納多元化意見的公民審議,或許是化解對立的出路。但公民審議必須具備3項要件,分別是(1)精準有代表性的組合方式;(2)參與的公民應具有充足的相關資訊;(3)以5天期程和充分了解資訊的情況下,討論出可供參考的解決方案,因此5月20日的執委會中,還將決定公民教材的內容。
跨3個星期、共計5天的公民審議會議,提供參與民眾相當不錯的待遇,每人每天可獲得1000元報酬外,食宿都由農委會負責,並另有交通補助費,據執行單位工研院表示,審議會議的費用約在1百多萬元。
「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執行委員(依姓氏筆畫序)
王毓正 (成功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朱增宏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執行長)
吳宗憲 (台南大學行政管理學系副教授)
李美慧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呂家華 (台灣青年公民論壇協會執行長) ★已辭職
沈清楷 (輔仁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林雅哲 (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理事)
林憶珊 (台灣動物平權促進會理事長)
郭 璇 (台灣大學關懷生命社資深社員)
張文玲 (台中市防止虐待動物協會)
黃文堂 (菩提護生協會執行長)) ★已辭職
黃慶榮 (中華民國保護動物協會秘書長)
顏聖紘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