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流浪犬 公民審議會議啟動
記者 陳珊珊/報導
1980年代起源於丹麥的公民審議會議,農委會首度把它運用在流浪犬議題上。農委會今天啟動「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即日起公開招募自願參與的公民,在執委會監督之下,以公正公開的抽樣方式選出20人,預計6月15日截止招募,會議將在7月間辦理。
農委會副主委胡興華表示,長久以來,社會各界在流浪犬管理政策上,意見多有分歧,造成紛擾不斷,為了廣納社會大眾及民間動保團體多元的意見,因此啟動公民審議會議,讓來自不同生活背景的公民,能在一個互信尊重的基礎上,各自表達的立場。
他提到,最後被選上的20位可能不具專業知識的一般公民,事前必須閱讀相關資料並進行討論,最後的討論結論,預計在8月中旬向社會公布。
公民審議會議主持人、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系助理教授羅晉指出,公民審議會議近年來漸成為歐美國家公民參與的民主實驗機制,多會使用於具德道爭議的議題,像是廢死、代理孕母等,而流浪狗管理政策涉及動物生死,所以也很合適。
羅晉說明,會議結論雖然對政策無拘束力,僅作為相關單位在決策時參照的依據,但透過公民審議進行公開、理性溝通的效果,可讓立法者與決策者了解,社會大眾對於重大政策議題的立場。
公民審議會議預計舉辦5天3夜,7月25日至7月27日舉行預備會議,共計兩天兩夜,主要是要讓公民充分了解要討論的議題;而正式會議則是在8月2日及3日兩天一夜,讓公民與專家進行交叉討論,從中找出一致性及無法達成共識的觀點;最後討論結果將於8月16日對外公布。
有興趣的民眾,可至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網站,進一步了解及報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