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攝影入門 林英典推荐五色鳥

記者 陳珊珊/報導

在台灣,熱愛攝影的人不在少數,喜愛賞鳥的人更大有人在,但要同時把兩者完美結合在一起,那可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

屬於台灣留鳥的五色鳥不怕人,相當適合作為入門攝影鳥種。攝影者/林英典

 

台灣省野鳥協會前理事長林英典認為,雖然賞鳥和拍鳥的人都會被稱為「鳥友」,但兩者間還是有分別的,「賞鳥比較屬於休閒性質,要進入攝影的話,除了要動腦筋構思取景之外,還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拍攝物出現。」

林英典表示,至今在全世界發現的鳥種約有8,000多品種,而台灣約擁有600多種鳥類,以台灣3萬6千平方公里的面積來說,鳥種密度可說是相當高的。

林英典推荐,像數量眾多的五色鳥,由於具備不害怕人類的特性,因此相當適合作為初學者的拍攝鳥種,在植物園或是近郊的公園都非常容易發現牠們的蹤跡。

另外他也提到,在山區有黃山雀等許多羽毛色彩豐富的鳥種;而在靠近水邊的區域,則可以發現許多形體唯美的鳥類,像是小燕鷗等。他表示,台灣有許多鳥類的繁殖期是在每年三月至五月,在這個時期內,也最容易捕捉到母鳥孕育雛鳥的動人畫面。

八色鳥(左)與小燕鷗(右)都是屬於台灣的夏候鳥。攝影者/林英典

林英典指出,在鳥類的生態攝影家當中大致可分為三類:第一,注重「量」的方面,也就是追求拍攝大量鳥種數量;第二,專門拍攝單一物種的生態習性調查;再來,還有強調「質」的方面,也就是注重攝影作品所呈現出的美感。

針對初學者的入門之道,林英典建議,初學者除了在拍攝前可先做足功課,了解想要拍攝的鳥類所具備的習性和出沒地點,另外也可以隨同一些經驗豐富的同好進行攝影活動,透過彼此經驗的分享,就會慢慢掌握箇中技巧。

而對於打算進入生態攝影領域的民眾,他也提醒,除了要對生態有一定的認識之外,還需具備相當的耐性及敏銳的觀察力,「利用定點等待的方式,經常需要花費超過數小時,甚至是更長的時間等待」。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