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軌國際 導盲犬協會不遺餘力
記者 何宜/報導
和國際接軌,是現在年輕人、企業追求的目標,也是全球發展的趨勢。而台灣導盲犬協會,可說是相當與國際接軌的協會。前後成為國際導盲犬聯盟(International Guide Dog Federation,簡稱IGDF)、亞洲導盲犬培育聯盟(Asia Guide Dogs Breeding Network,簡稱AGBN)和國際輔助犬組織(Assistance Dogs International,簡稱ADI)的正式會員。協會秘書長陳長青,更是獲選成為國際導盲犬聯盟評鑑委員的亞洲第二人。
事實上,陳長青當年之所以創辦協會,就是因為看見一篇在講述亞洲欠缺導盲犬協會的報導,發現日本韓國都有成立,唯獨台灣還沒有。到紐西蘭受訓的四年,陳長青一步步建構台灣導盲犬協會,於2002年5月申請加入「國際導盲犬聯盟」,並已於2007年正式成為該組織會員。
而陳長青目前擔任ADI理事會7名理事其中1位理事。並於今年1月份時也獲選擔任IGDF的評鑑委員,工作是輪流到各國的導盲犬組織進行5天4夜的審查,依照評估結果發給該機構5年期限的會員證書。第一位獲選成為評審委員的亞洲人是可魯的老師—多和田悟,而陳長青是亞洲第二人。
陳長青表示,唯有透過和各國合作交流的機會,吸取各方優點,截長補短減少犯錯的機會,才能快速成長。而陳長青也自豪的表示,台灣導盲犬協會在IGDF裡也算小有名氣,因為各國都相當佩服台灣導盲犬協會居然可以在短短10年左右,就有如此規模!
除了參與國際組織外,台灣導盲犬協會也協助香港於2012年成立香港導盲犬服務中心,並有香港訓練師來台受訓。而中國也亟欲發展導盲犬訓練,台灣導盲犬協會已和山東合作長達3年,預計指導當地發展導盲犬基地。
在協會與國際高度接軌的情況下,秘書長陳長青的行程更是滿滿滿,5月4日將赴東京參與IGDF年會、6月北京將來台訪視協會、7月則要到北海道參加亞洲導盲犬培育聯盟會議。
有趣的是,英國這個老牌的導盲犬訓練中心,卻曾寄信給台灣導盲犬協會,所問不為導盲犬之事,而是想請教台灣導盲犬協會的粉絲團是如何經營的有聲有色,粉絲居然可以高達96,000多人,看著英國人有條有理的提問,讓陳長青也不禁莞爾一笑。
國家 |
創立時間 |
|
現有導盲犬數量 |
德國 |
1923 |
第一家導盲犬學校設立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訓練導盲犬協助退伍盲殘軍人行走。 |
1,100左右 |
美國 |
1929 |
第一家導盲犬訓練中心在田納西州的納許維爾Nashville成立。 |
10,000左右 |
1931 |
導盲犬訓練由美國傳至英國。由英國盲人協會總部在溫莎Windsor成立。 |
9,000左右 |
|
紐1970左右 澳1960左右 |
一些在英國受訓的訓練師也移居到澳洲、日本、新西蘭、及愛爾蘭共和國等,設立導盲犬訓練中心。 |
紐:250左右 澳:500左右 |
|
日本 |
1967 |
1938年日本首次引進導盲犬,1947年才有第一隻導盲犬,而協會成立於1967年。 |
1,000左右 |
台灣 |
1993 |
在前總統李登輝先生指示下,交付「台灣盲人重建院」曾文雄院長推動國內「導盲犬發展計畫」,設置惠光導盲犬訓練中心。2002年陳長青成立台灣導盲犬協會。 |
41隻左右 |
1997 |
三星集團買下了整片山,一部分蓋大型遊樂場「愛寶樂園」,另一部分則規化成「輔助犬訓練中心」。於1997年首先成立的部門是導盲犬學校。 |
50隻 |
|
中國 |
2006 |
中國導盲犬大連培訓基地經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及中國盲人協會批准正式掛牌成立。 |
近10隻(中國並無加入IGDF) |
2005籌備 2008成立 目前停擺中 |
2003年柯清福在一名國會議員協助下,重新向新加坡國會申請導盲犬的使用權,終于通過了國會,導盲犬可以在國內自由活動。馬來西亞在2010年7月6日已正式簽署《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 |
|
|
2011 |
於2011年1月正式成立,旨在為全港失明人士提供導盲犬服務,並就有關失明人士使用導盲犬普及化的政策和計劃向政府提供建議。 |
|
|
尚未有協會 |
正在籌備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