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狗做好朋友 布丁媽教你撇步

記者 陳珊珊/報導

眼前這位紮著馬尾、穿著簡單、擁有陽光般笑容的七年級女生,她,是邱文沁Molly,但她還有一個更為人熟知的稱呼─布丁媽,黃金獵犬「布丁」的媽媽,她的職稱是台灣寶貝狗協會的首席訓練師。

台灣寶貝狗協會訓練師Molly與愛犬布丁的感情相當親密,令人稱羨。 陳珊珊/攝

問及一腳踏進訓練師領域的原因,Molly表示,一切全因與曾是流浪狗的愛犬「布丁」相遇,「之前在寵物店工作的時候,發現當時4個多月大的布丁,原本以為是客人走失的狗,卻一直都沒有人出面認領,所以我就把布丁帶回家了。」Molly回憶到。

「布丁以前膽子非常的小,牠走在路上的時候會出現竄逃的行為」,為了改善布丁的狀況,於是Molly就帶著牠一起去上訓練課程,發現布丁確實有改變。

除了布丁,家中另外還養了3隻狗及3隻貓的Molly坦言,她也曾經用網路上流傳的方法對待毛小孩,「有很多網友說貓如果跳到桌上時,去彈牠們的耳朵和鼻子,會有用」,但是在接觸相關訓練課程之後,Molly發現,雖然這種處罰方式能讓貓咪馬上跳開,但是久而久之貓咪就拒絕與她接近,也破壞了往後的人貓關係。

這隻愛提物的黃金獵犬叫「豬仔」,已卸下教育宣導工作,是勇敢的抗癌天使。  何宜/攝

也由於多了這份親身體悟,Molly表示,有別於傳統訓犬學校可能會使用打或罵的方式訓練狗狗,台灣寶貝狗協會強調的是一種負處罰的方法。她指出,當狗狗做出不符合我們期待的行為時,可以使用冷處理,像是不理會牠們,讓狗狗知道自己這樣做並無法得到主人的關愛;而另方面當狗狗做出我們希望的動作時,也要稱讚牠們,這樣狗狗就會去思考該如何調整自己的行為。

針對有些飼主會把毛小孩寵上天,同床睡、同桌吃飯,Molly認為,畢竟狗狗不是人類,如果過度把牠們擬人化對待,而沒能讓牠們與其他狗狗有良好互動,藉此進一步訓練正常社交能力的話,將會降低狗狗的挫折忍受度,甚至會造成牠們心理的自卑感。

面對如家人一般親密的毛小孩,飼主應該如何拉近與牠們的關係?「其實狗狗就像人類一樣,有自己的個性和思考模式,應該讓牠們自在表達自己的想法」,Molly建議飼主,可以透過與狗狗一同進行探索遊戲,而在探索的同時,一邊給予狗狗適當鼓勵,藉由過程中持續的互動,慢慢地就會建立彼此間的互信和相知,成為最佳拍檔。

豬仔買菜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