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解放格子籠蛋雞 動保團體至農委會陳情

記者 陳珊珊/報導

「解放蛋雞,讓台灣有更多好蛋」、「19世紀解放黑奴,21世紀解放蛋雞」!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今天與一群中原大學關心受壓迫動物的學生,不畏頭頂上的烈日,身著厚重雞裝,在農委會前年約3千多萬隻被終身囚禁在「格子籠」中的產蛋母雞陳情,要求農委會制訂「動物福利雞蛋」生產政策及輔導轉型計畫。

數名中原大學學生扮成蛋雞,呼籲政府應早日禁止格子籠的飼養方式。  陳珊珊/攝

「希望逐年提高動物福利雞蛋比例」,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指出,歐盟早於2000年就廢除格子籠政策,而農委會於今年公布的「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與指南」,雖然可供有意轉型的農民進一步提出申請,但後續相關的推廣政策卻不明朗。

現場並安排一系列行動劇,首先由數名扮演蛋雞的學生,模擬蛋雞在格子籠的真實生存處境,運用蛋雞想要掙脫擁擠格子籠的意象,凸顯現今養雞場的普遍飼養方式,對於蛋雞不盡友善的現況;行動劇的另一部分,學生則又扮演,盡情展現揮動翅膀、洗砂浴等自然行為的快樂放牧蛋雞。

台灣動物社會研究會主任陳玉敏強調,動物過的好不好,不僅會影響動物本身的健康,對於產出的畜產品質也有連帶關係,甚至長期下來也會牽動整體大環境。她呼籲,台灣應跟上國際日益重視的「動物福利」潮流,減少蛋雞所遭受到的不當對待與壓迫。

現場參與陳情的中原大學化工系學生陳孝誠表示,自去年7、8月開始,自己與校內其他系所同學共同參與一個為期一年的學程,日前也有到彰化縣芳苑的養雞場實際了解蛋雞所處的困厄環境,「在彰化縣那裡其實有滿多格子籠養雞場的」,他說,自己深為這種現象感到震驚。

陳孝誠說之後會持續關注相關議題。 陳珊珊/攝

陳孝誠進一步說明,由於目前的友善雞蛋主要來源還是以小農居多,但是小農並沒有太多的銷售通路,因此整個學程活動內容,除了包含參與像今天這樣的陳情之外,也有積極在與一些蛋農進行合作,以協助他們打開通路。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