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受傷野生動物該怎麼辦?動物園報你知

姚崇仁/編輯報導

大家有在野外遇到受傷野生動物的經驗嗎?相信大部分民眾都會手忙腳亂或是以錯誤的方式救援,對此長期參與林務局野生動物救傷收容計畫的臺北市動物園,去(109)年一共救傷46種共128隻動物,舊傷經驗豐富的動物園也特別分享了民眾遇到救傷動物時的正確處理方法!

臺北市動物園救傷野生動物的經驗豐富。(圖為獸醫師照顧東方白鶴) 臺北市動物園/提供

臺北市動物園指出,民眾參與救傷動物第一步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靜、立即通報,在發現受傷野生動物的當下,切記首要任務是確保自己的安全,再觀察動物狀況,倘若發現動物可能受傷或需要救援,建議就在鄰近安全無虞的位置以手機直撥各縣市政府市民專線(1999)或通知動保處,讓專業的救傷人員能透過電話掌握動物實際狀況及救傷地點,千萬別輕易觸摸或靠近動物,以免動物受到驚嚇而展開攻擊。

救傷的動物在經過各地主管機關的檢傷評估後,若是有較緊急的醫療需求,將會透過林務局野生動物救傷收容計畫,後送到臺北市立動物園等救傷檢疫中心,獸醫在這個階段會進行詳細檢查,並提供動物所需的輔助醫療、手術甚至是人工哺育等,而在重返山林之前,還會經過漫長的且縝密的評估與訓練,為了確保本土救傷動物野放後能獨立生活,獸醫和保育員還需要針對各物種量身訂做個別的訓練菜單。

動物園也分享了去(109)年的救傷物種,包括灰腹綠錦蛇、東方白鸛、黑面琵鷺、白腹鰹鳥、石虎、絨山蝠、柴棺龜、鼬獾、白鼻心、赤腹松鼠、翠鳥、藍腹鷴等,其中穿山甲佔了救傷動物16%,在哺乳類救傷動物排名高居第一。由於穿山甲生性膽小、容易出現緊迫症狀、食性特別,在壓力下甚至會拒絕進食,各種情況都使醫療和照養團隊傷透腦筋。

動物園也強調,獸醫師除了要幫忙醫療外,在野放前的訓練過程中也費盡心力,這一路累積許多寶貴的專業技術與經驗,都將成為未來提升野生動物救傷與保育成效的重要養份,希望可以讓本土救傷動物都有機會再次回歸山林,也能在大家心中埋下一顆顆生態保育的種子,為臺灣的原生動物共盡心力!

穿山甲在哺乳類救傷動物中高居第一。臺北市動物園/提供

臺北市動物園所救傷的保育類石虎。臺北市動物園/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