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小時緊急救援 小抹香鯨“小抹茶”順利返回大海
記者 陳璽安/報導
本(5)月20日上午,一隻活體小抹香鯨擱淺於桃園市觀音海水域場附近海攤,被緊急送往位於基隆八斗子的中華鯨豚協會救援池。在救援的過程中,志工與救援團隊將這隻小抹香鯨暱稱為「小抹茶」,歷經24小時的緊急檢測與照顧,海保救援網(MARN)團隊確認「小抹茶」健康無虞且游泳意願強烈,便於21日上午在基隆外海將牠野放,為這次救援行動畫下美好的句點。
小抹香鯨「小抹茶」為雄性青少年個體,MARN團隊指出,「小抹茶」身上沒有嚴重外傷,只有在正常範位內的擦傷,救援團隊徹夜為牠安排緊急檢測,血液檢查、熱像、聽力檢查的結果皆為正常,小抹香鯨的呼吸與心跳次數穩定,活動力良好,可自行漂浮且游泳意願強烈。
據中華鯨豚協會在臉書上分享的救援花絮,熱愛游泳的「小抹茶」從21日凌晨開始便不停地游泳,直到清晨五點才切換成「間歇模式」,每次休息5分鐘後就會接著游個10分鐘,讓陪游志工們忙得暈頭轉向,不過這也顯示牠的活力十分良好。
經獸醫師評估,小抹香鯨「小抹茶」的狀態適合野放,考量到海象可能發生變化,團隊決定儘快將「小抹茶」野放,因此經基隆市政府協助安排船隻後,於21日上午10時將牠載往基隆八斗子外海野放。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長楊瑋誠說明,由於小抹香鯨是比較容易緊迫的物種,運輸上必須特別注意,因此在這次野放過程中,獸醫師先為「小抹茶」實施鎮定才將牠運上船。
船隻自基隆八斗子漁港出發,將小抹香鯨「小抹茶」載至基隆外海水深約100米野放。在各界的努力下,「小抹茶」在21日上午11時,返回大海,看著「小抹茶」充滿活地地越游越遠,現場志工們都非常激動。
小抹香鯨(Kogia breviceps)是一種小型齒鯨,隸屬於齒鯨小目小抹香鯨科,與侏儒抹香鯨(Kogia sima)外型相似,主要生活於熱帶至溫帶海域,自有紀錄以來,小抹香鯨在台灣的擱淺記錄約莫80隻,大多出現在宜蘭和新北市岸際。海保署表示,國人對海洋保育的認知逐漸提高,今(2020)年度MARN也已成功將2隻活體鯨豚送回大海,這都必須歸功於政府與民間力量的動員與整合;而上(4)月25日高雄港救援的活體小虎鯨已有明顯好轉,期待將來也能成功野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