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虎鯨集體受困逾10日 高雄港全員出動
記者 陳璽安/報導
繼上(4)月25日高雄港發生小虎鯨集體迷航、擱淺事件後,本(5)月4日又有6隻小虎鯨滯留於高雄港,至今已超過十天。海洋保育署表示,人類主動介入可能會造成小虎鯨緊迫,因此僅能依靠小虎鯨自行游走,十天來高雄港已全員總動員,避免騷擾小虎鯨,也試圖誘導牠們游開,但皆未能成功。目前海保救援網(MARN)團隊仍持續密切注意小虎鯨的狀況,而高雄港務公司也將研議於港口設置驅趕器的可能性,以降低日後鯨豚入港的機會。
本(5)月4日上午9時左右,MARN接獲通報,有6隻小虎鯨誤闖高雄港,在高雄港99號和100號工業碼頭間徘徊。海洋保育署表示,此處幾乎是高雄港航道的最底端,非常深入港區,且船舶出入頻繁,引導小虎鯨出港的難度大幅提升,MARN團隊已於當(4)日協調港務警察、海巡署、中油、中鋼、高雄市海洋局、港務公司及成功大學等不同單位,前後派出六艘船來引導小虎鯨出海,但皆沒有成功。
5日起,各單位協調分工採取多項措施,對小虎鯨採取柔性引導策略,不主動驅趕但設置管制線,以引導小虎鯨自行向港外移動;高雄港務分公司和港警向船隻宣導,應與小虎鯨保持至少50公尺的距離,而台船公司也要求作業船隻配合緩慢啟動措施,以避免船舶啟動時驚嚇或傷害小虎鯨。
由於小虎鯨始終沒有向外移動的跡象,MARN於13日再度嘗試以食物引誘,觀察靠食物誘導牠們出港的可行性,沒想到小虎鯨不但沒有被引誘,反而出現警示動作,MARN團隊只好立刻停止行動,避免過度驚嚇小虎鯨。
至今這6隻小虎鯨仍滯留於高雄港100號工業碼頭,活力尚可,但不易接近,海保署表示,團隊已經評估多種可行方式,並採取對於小虎鯨衝擊較小的方式,不希望造成過多壓迫。海保署說明,高雄港100號碼頭的四周皆為垂直堤面,水深深達17米,根據過往經驗,過度圍補、驅趕恐造成小虎鯨精疲力竭或緊迫死亡,若要靠打撈將其帶出港,則須讓牠們降低活力或麻醉,同時出動潛水人員下水處理,不能直接捕撈以免造成小虎鯨緊迫死亡,綜合考量之下,目前MARN只能依靠小虎鯨自行向港外移動,同時持續觀察應變。
南台灣的春季常有小虎鯨迷航或擱淺,且已連續三年出現集體擱淺的情況,但實際原因仍未知,海保署表示,為了減少鯨豚入港的機會,高雄港務分公司已表示將會研議於港口裝設驅趕器之可能性。此外,上(4)月25日自高雄港救援的活體小虎鯨,現正收容於成功大學,其狀況好轉,血檢指標穩定,團隊將持續給予醫療照料,若民眾有意願加入救援志工的行列,可聯絡成大海洋生物暨鯨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