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畜共通傳染病現蹤 養牛羊要注意
記者 姚崇仁/報導
禽流感、狂犬病、口蹄疫都是大家耳熟能祥的人畜共通傳染病,也就是會在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而最近衛生福利部新增了一種名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SFTS)為新興人畜共通感染病,由於去(109)年國內發生第一起確診案例,且在發病後死亡,再加上台灣的牛羊存在著這種疾病的病毒核酸,因此專家也提醒畜牧場應加強防疫。
衛生福利部疾管署指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症」是一種新興急性傳染病,於2011年首次由中國大陸報導,報導指稱自2009年開始中國湖北就流行著不明原因發燒性疾病,之後經實驗室檢驗證實是由屬於白纖病毒科的新病毒感染導致,並藉由蜱蟲作為傳播媒介,患者發病後第一週多數有發燒、血小板及白血球減少等特徵,且少數重症患者可能死亡,致死率約5~15%。
雖然一開始只在中國大陸發生,之後日本、南韓及越南皆有確診病例,而台灣也在去(108)年11月發生第一例的人類確診案例,患者為70多歲男性,發病前兩個月並無出國史,但常至山區活動,疑似是在山區被叮咬遭到感染,最終不幸因多重器官衰竭致死。
為了有效防範這項新興疾病,中興大學獸醫學院研究團隊從前年就開始針對放牧型態牧場做監測,果然在牛、羊樣本中發現病原與抗體,顯示病毒已入侵台灣動物族群。
雖然國內沒有發生大規模感染案例,但隨著天氣漸漸炎熱,不少畜牧場擔心蚊蠅蜱蟲孳生容易造成動物疫病發生,像是位於新北市林口區的放牧型養羊場主人李廷忠就相當擔心羊隻的安全,所幸新北市動保處在今年4月上旬就有捕蠅器具、驅蟲消毒藥水及畜牧場誘蟲器,並同時協助養牛、羊場業者防範蚊蠅蜱蟲與環境消毒,讓場主放心不少。
另外中興大學研究團隊也提醒,一般民眾勿需恐慌,建議在進行戶外活動時可以著淺色衣物,避免在有野外動物出沒地區的草叢附近活動,或是穿著長褲、鞋襪防蜱蟲叮咬,若有疑似症狀除儘速就醫外,應提醒醫師相關戶外活動史以利早期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