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重演!逾十隻小虎鯨集體迷航高雄港

記者 陳璽安/報導

25日晚間八點半左右,MARN(海保救援網)團隊接獲民眾通報指高雄港區疑有鯨豚擱淺,海保署、海巡署、高雄市海洋局、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等團隊成員立即趕到現場,發現有超過十隻小虎鯨迷航,數隻狀況不佳甚至死亡。MARN立即展開救援行動,將死亡個體帶回解剖,擱淺受困個體則運回接受治療,其餘個體已由港務警察巡護船引導出海,相關治療與解剖行動仍在進行中。

25日晚間,超過十隻小虎鯨迷航於高雄港,其中數隻狀況不佳,甚至有死亡個體。翻攝自海保署粉絲專頁

25日晚間九時許,MARN在接獲民眾通報後趕赴高雄港,目測港內有十餘隻迷航的小虎鯨,南堤角落消波塊間有三隻死亡個體,另有一隻小虎鯨擱淺受困。海保署表示,現場出動怪手協助打撈死亡個體與吊掛救援受傷個體,受傷個體已於26日凌晨4點左右送達位於四草的鯨豚救援池,至於港中的迷航個體,則由港務警察出動戒護船觀察,並防止其它船隻靠近。

這是一場蠟燭多頭燒的救援行動,MARN團隊一方面要解剖三隻死亡個體以瞭解死因,另一方面也對受傷小虎鯨展開醫療救援行動,同時也要關注高雄港區迷航個體的動向。首批三隻死亡個體的初步解剖結果已於26下午出爐,三隻初判都有嗆水現象,肺臟嚴重感染,脾臟也有感染病灶,肝臟則嚴重鬱血,可能也與感染有關。

熱心民眾提供怪手協助打撈死亡個體與吊掛救援受傷個體,圖為打撈死亡個體。翻攝自海保署粉絲專頁

受傷小虎鯨已於26日凌晨4點左右送達位於四草的鯨豚救援池,由志工輪班照顧。翻攝自海保署粉絲專頁

南台灣有小虎鯨迷航或擱淺已非新鮮事,海保署指出,小虎鯨常在春季集體擱淺於台灣西南部,2003年、2005年、2018年與2019年皆有迷航或擱淺的紀錄,二十多年來已有超過兩百隻小虎鯨擱淺於南台灣,甚至在去(2019)年4月25日也有小虎鯨集體擱淺於旗津海域,其中六隻後送安置卻仍然死亡,經檢查發現這些個體均有聽力受損的現象。至於小虎鯨集體迷航或擱淺的原因則是未解之謎,海保署表示,有可能是為了協助部分較弱個體能夠成功出海,才導致集體擱淺於岸邊,但實際原因仍未知。

目前受傷小虎鯨的醫治行動仍在持續當中,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也正積極募集志工到場協助;而根據海保署與成大海洋生物及鯨豚研究中心的資訊,高雄港中的迷航個體已陸續隨著貨輪出港,不過在這段期間,MARN人員又於26日下午及今(27)日上午陸續發現3隻死亡個體,死因有待進一步解剖瞭解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