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貓絕育到恆春 友善動物南台灣

朱鈴玉/報導

屏東縣恆春鎮因地域偏遠,獸醫醫療資源缺乏,當地居民急需相關援助挹注,屏東縣政府及長期致力犬貓絕育的民間團體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將共同聯手合作,帶著精良裝備與專業的工作人員前進恆春鎮,設立臨時醫療站,3月26日至4月5日展開為期11天的駐紮活動,鄰近鄉鎮的民眾如果有犬貓絕育的需求,亦可利用此機會與協會聯絡預約,把犬貓帶至恆春鎮龍水里活動中心進行絕育手術,相關活動資訊可洽台灣之心愛護動物協會網站或是直接致電農業處動物保護及保育科詢問。

農業處長黃國榮表示,透過行動在地化及實際宣導,讓更多民眾知道犬貓絕育的好處及動物保護保育的理念,一方面避免居民與遊蕩犬貓的衝突加劇,另一方面也期待加速終結流浪犬貓的悲歌,此次恆春鎮駐紮活動除了展現屏東縣政府對有主犬貓的絕育推廣和遊蕩犬貓的重視,也希望民眾能多加配合持續在關懷偏鄉的民間團體,讓資源達到最佳化利用。

此外也提醒民眾,依據動物保護法規定,飼主未替家中毛孩實施絕育手術可處新台幣5萬-25萬罰鍰,若犬貓因為健康因素或年齡不適合絕育仍需依相關規定申報免絕育。

自從《動物保護法》加列了「飼主應為寵物絕育」的文字後,不少人就對「強制絕育」一詞充滿抗拒。其實,替毛孩絕育,除了在解決因棄養造成的流浪貓、狗問題之外,還有許多對毛孩有利的好處。「平常看診都會苦口婆心宣導,絕育很重要。不過還是有一些太過疼愛的主人,捨不得讓毛小孩麻醉、挨刀,怕他們痛」台中春天動物醫院院長林棠棣無奈說道,並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未絕育的母狗,老年得乳腺腫瘤機會是90%,子宮蓄膿的院內統計也有80%以上。」

幫寵物絕育的理由有4點:

1.免除動物發情造成困擾。因為母狗發情會引來公狗群聚,隨處便溺造成環境問題,以及為爭風吃醋而打架滋事;而母貓發情時會叫春,何況貓發情一年不只兩次,未受孕的貓會經常發情,聲音如泣如訴,入夜後更令人毛骨聳然,成為噪音困擾。

2.有效減少人為流浪犬貓數量。台灣每年新出生幼犬貓無數,當飼主無法飼養又找不到認養人的情況下,往往就偷偷地隨意棄養;間接讓流浪動物成為社會問題。而撲殺流浪動物並無法解決問題的根本,唯有「絕育」才能防止繁衍,數量就可逐年減少。

3.穩定動物性情。性荷爾蒙會引起動物性情不安,因此發情期的公犬貓常「蹺家」不安於室,在外爭風吃醋打架受傷,或逗留馬路不幸出車禍,或感染嚴重疾病;此外,四處便溺建立地盤,造成環境惡臭,遭人嫌棄,四處驅趕。而絕育可以根治上面這些狀況。

4.避免相關疾病產生。不分性別,犬貓絕育都可防止生殖疾病,例如:子宮蓄膿、子宮內膜炎、乳房腫瘤、卵巢囊腫、攝護腺腫大、睪丸腫瘤等疾病。據查文獻,寵物未絕育誘發疾病的因子,與荷爾蒙有關,一歲以前早期絕育的動物幾乎完全不會發生。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