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運動持之以恆 遛狗強化動機

記者高維奇/報導

疫情當前,民眾除了配合政策自我管理,戴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外,也要加強運動提升免疫力,如何養成持續運動的好習慣?環境許可又喜歡養寵物,養一隻狗帶可以強化持之以恆的動力。

遛狗可以強化飼主規律運動的動機。高維奇/攝

面積夠大且能保持社交距離的運動空間就成為居民絕佳的選擇,位於台南新化區的體育公園就擁有如此的條件,主人勤運動,家中的寵物也樂得能跟放風舒展筋骨;也有人根本賴得動,是為了遛狗才跟著步行,也達到運動的功能。

新化體育公園位於省道台十九甲線道路旁,園區範圍面積達5.8頃,戶外休閒遊憩設施包括兒童遊戲區、景觀花圃、步道及涼亭、植栽樹木、公廁等;運動設施包括游泳池、槌球場、網球場、網球場、籃球場、400公尺的PU跑道等,停車方便。園區規劃除了運動設施外,亦有大片綠地空間,不論清晨或晚間都有里民來此運動或散步,享受清新空氣。 

台南市新化運動公園是民眾散步遛狗的好所在。高維奇/攝

疫情發生後,體育公園增加很多新臉孔,都是為了抗疫而加入運動行列。一名周姓市民說,去年初從工作崗位退休,也領養一隻狗,原計畫每天晨昏都到體育場遛狗步行。他說,退休時間很多,而反懶得運動,家裡養的狗也頻發出叫聲吵著要出去,只能牽到附近的空地大小便應付了事。疫情爆發後,感受到唯有運動提升免疫力才是王道,現在每天晨昏都到體育公園報到,明顯感受到體能改善,原本整天懶洋洋的狗也精神抖擻。

新化運動公園的流浪狗與民眾建立親密關係。高維奇/攝

一位魏姓市民說,他是無意間在舊書店翻到一本「木屐與清酒」的書,裡面有一篇敘述日本籍作者「中野孝次」在退休後重新養狗,強迫自己每天遛狗,也讓自己健康的故事。他說,自己對打球等運動競技不感興趣,退休後每天上網、看電視,兩年下來明顯感受肌肉萎縮,精神萎靡。看了「木屐與清酒」一書後,加上自己對養狗也有興趣,就去領養一隻流浪犬,現在每天都晨昏都得帶到體育公園遛狗,放風的時間一到,狗就興奮發出高亢叫聲,不帶出去的話會被吵死。

新化運動公園鄰近的「南圳綠堤」堤岸公園,晨昏滿是運動遛狗散步人潮。高維奇/攝

新化體育公園的另一賣點「南圳綠堤」,是嘉南農田水利會南貫穿新化市區鄰近體育公園的輸水圳路南幹支線,十多年前因應地方需求,規畫為「南圳綠堤」堤岸公園,增加的堤岸空間設置步道綠美化,吸引野鳥蜂蝶棲息,是水利會圳路公園化的示範點,晨昏滿是運動遛狗散步人潮。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