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白腹鰹鳥獲救 長相奇特還有“妹妹頭”
記者 陳璽安/報導
上(3)月初,有民眾於基隆八斗子海邊發現一隻受傷的白腹鰹鳥,至臉書社團「台灣野生鳥類緊急救助平台」求援後,由台北市野鳥學會將其送往台北市立動物園。台北市立動物園表示,這隻白腹鰹鳥雖然沒有外傷,但有右翅骨折、貧血和血中總蛋白濃度偏低的現象,已在接受治療與休養,期待牠能夠盡速恢復體力與飛行能力。
白腹鰹鳥(Sula leucogaster)是一種大型的海洋性鳥類,因界線分明的白色腹部而得名,臉部皮膚裸露無羽,圓錐狀的嘴喙成淺黃色。上(3)月8日傍晚,有民眾在基隆八斗子海豹岩附近發現一隻白腹鰹鳥,由於當地四下無人而時間又接近傍晚,該民眾只能先上臉書求援,白腹鰹鳥奇特的長相立即引起網友們注意,有網友戲稱「好像玩偶」,也有網友開玩笑說「瀏海好整齊」。
經臉書社團「台灣野生鳥類緊急救助平台」的志工協助,這隻白腹鰹鳥在次(9)日經林務局野生動物救傷收容平台送往台北市立動物園。獸醫師將這隻白腹鰹鳥取名為「妹妹頭」,雖然牠沒有外傷,但經X光檢查發現牠的右翅骨折,但骨折處已開始癒合,血檢後也發現牠有貧血與血中總蛋白濃度偏低等問題,顯示營養不均衡,可能是牠在受傷期間沒有穩定進食所致,因此獸醫師除了給予藥物治療,也在食物中添加需要的營養,希望牠能儘速恢復體力。
此外,獸醫師也將牠移動到較大的空間,讓牠能練習拍翅活動筋骨。台北市立動物園說明,白腹鰹鳥看到獵物後會以高速俯衝入海捕食,也因此飛行能力對牠們來說非常重要,不過在「妹妹頭」練習拍翅時,獸醫師發現牠的右翅還是略為下垂,骨折處尚未完全回復到原本的位置,因此初期先以血檢值不正常的部分為治療重點。、
白腹鰹鳥在台灣曾被視為迷鳥,直到1990年代才被歸類為稀有留鳥,經台北野鳥協會2002年至2007年間的調查,發現白腹鰹鳥在台灣北部海域全年可見,秋冬時甚至能在基隆外海的棉花嶼附近看見數百隻白腹鰹鳥,後來又發現澎湖海域、蘭嶼、綠島有白腹鰹鳥的蹤跡,因此林務局在2014年出版的《臺灣野鳥手繪圖鑑》將其歸類為普遍海鳥。
目前「妹妹頭」正在野生動物檢疫救傷中心治療休養中,一起祝福牠早日康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