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眾攜手種樹 給台灣爺禪一個家
記者 姚崇仁/報導
有「黑美人」之稱的「台灣爺蟬」,是台灣體積最大的蟬,由於牠們華麗的外表導致過去不斷被捕捉製成標本,加上棲地的破壞,現在的數量非常稀少,嘉義林管處為了打造台灣爺蟬的良好棲息地,特別舉辦植樹造林活動,與在地社區合作造林,攜手栽種爺蟬喜歡的梭羅木,希望能穩定保育類台灣爺蟬族群量。
嘉義林管處表示,台灣的蟬大約有70多種,其中「台灣爺蟬」是體型最大的一種,而台灣爺蟬身體和前後翅都是黑色,也被稱作事是蟬中的「黑美人」,另外也因為胸部及翅背面的美麗淡綠色紋很像是狐狸的臉,所以也有「青頭蟬」、「狐狸蟬」的美名,但在如此華麗的外表下,台灣爺蟬過去卻經歷了被大量捕捉製成標本供民眾觀賞,再加上棲地被破壞,導致牠們的數量銳減。
嘉義林管處長張岱表示,被列為《野生動物保育法》中所公告的珍貴稀有野生動物的台灣爺蟬,因為對棲息環境的要求相當高,形成不穩定的族群量,因此今(109)年決定規劃營造出複層林,增加台灣梭羅木栽植,建構台灣爺蟬喜好的棲息環境,連接起保育工作重要的環節。
對此,林管處選在台灣爺蟬出沒的嘉義縣番路鄉草山村辦理「森活大樹聚-以綠共譜森林樂章」植樹造林活動,示範正確植樹步驟,帶領當地學童共同栽植臺灣梭羅木、杜英及楓香等樹木,打造適合台灣爺蟬生活的棲息地,期盼能夠穩定牠們的族群量,同時還會解說森林與生物間的連結,深耕在地居民保育意識。
另外也要提醒大家,每年4到8月是台灣爺蟬的繁殖期,若是有在野外看到牠們的身影,千萬不要隨便亂抓,共同愛護珍貴的台灣爺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