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是住鐵皮屋!嘉義縣動保園區動土

記者 姚崇仁/報導

設置於垃圾掩埋場旁的嘉義縣流浪犬中途之家(民雄收容所),長年處於惡劣的環境中,為了改善現狀並提升流浪動物收容量,嘉義縣政府爭取近7000萬的經費原地興建「動物保護教育園區」,並在昨(26)日舉辦動土典禮,預計明(110)年就可完工,到時大約可收容210隻犬貓,比現在的最大收容數多將近1倍。

嘉義縣動物保護教育園區於26日進行動土典禮。 嘉義縣政府/提供

嘉義縣縣長翁章梁表示,現在的嘉義縣流浪犬中途之家,是由家畜疾病防治所在民國93年的時候向民雄鄉公所租借衛生垃圾掩埋場下方的閒置空間,犬舍都是由鐵皮屋搭建而成的臨時場地,潮濕陰暗的環境再加上地處偏遠,無法吸引參訪人潮,導致認養率不佳,而且最大收容量只有110隻,現在就收容了超過160隻,長期處在爆滿的狀態。

為積極改善動物生活環境,嘉義縣府獲中央支持與補助,積極爭取到近7000萬元的改建經費,將原本的民雄收容所改建成具教育的多功能動保園區為設計主軸,而新的動保教育園區基地面積約2998平方公尺,建物規劃為3樓,總樓地板面積2317.95平方公尺,建蔽率33.28%,未來提供40間犬舍及2間貓舍的飼養空間,約可容納210隻犬貓。

另外動保園區的主體建物是利用屋頂斜角交錯規劃與中央通道的上升氣流,增加動物舍換氣量,搭配半開放犬舍,提供犬隻開闊活動空間及適當日照時間,醫療則規劃有隔離檢疫區、動物病舍、診療室、手術室及恢復室,同時為了推廣認養及教育宣導,更設置毛小孩展示區和生命教育多媒體簡報室。

現在嘉義縣流浪犬中途之家為臨時搭建的鐵皮屋,圖為的簡易動物醫療室。 資料照片 嘉義縣家畜疾病防治所/提供

雖然動保園區的改建工程歷經7次流標,終於在第8次發包成功,並於昨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明年就可正式完工,到時候將會提供民眾、企業參訪認養,作為動物保護及生命教育的最佳場所,透過改善周邊環境,讓原來偏僻、人煙稀少的地方,成為民眾休閒好去處。

嘉義縣長翁章梁出席動保園區動土典禮。 嘉義縣政府/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