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大師生生態調查 意外巧遇保育鳥類

記者 姚崇仁/報導

台灣的山林裡有豐富、多樣的野生動物,若是到山區走走有很高的機率遇到「稀客」,日前嘉義大學生物資源學系在蘭潭水庫後山進行生態調查時,意外巧遇台灣二級保育類動物「藍腹鷴」,這也讓辛苦執行生態調查的師生們感到相當欣喜,同時也覺得推動生態保育更別具意義。

嘉義大學師生在進行生態調查時,意外巧遇保育類藍腹鷴。 嘉義大學/提供

嘉義大學指出,生物資源學系林政道老師每年都會搭配課程設計,帶領學生前往蘭潭校區後山或烏石坑等地進行生物資源取樣與調查技術課程實習,由於這項課程目標是要讓學生熟悉生物多樣性與生物資源的取樣技術,取樣涵蓋了哺乳類、兩棲類、爬行類、土壤微生物等不同生物類群的調查,因此必須由學生親自動手做調查工具,還要親赴山林裡實地進行調查。

而林政道老師這個(3)月16日與學生前往蘭潭水庫山區進行調查時,看到了一隻身體顏色為深藍色,羽冠及尾部羽毛為白色的動物,仔細一看竟是一隻被列為第二級珍貴稀有陸域保育類野生動物「藍腹鷴」雄鳥,由於這是許多學生第一次親眼見到保育類鳥類,即便只有一剎那間看到而已,但學生們也都紛紛認為推動生態保育更別具意義。

學生們實地進行生態調查。 嘉義大學/提供

由於過去藍腹鷴雄鳥的白色尾部羽毛被做為原住民頭飾,再加上近年來因為低海拔受到人為干擾而在數量上受到影響。生物資源學系許富雄主任也提醒,蘭潭後山為低海拔的原始林,過去也曾經發現藍腹鷴,數量稀少、不易見到,呼籲民眾要珍惜蘭潭後山這一片生物多樣性的棲息地,有幸巧遇藍腹鷴,應記得秉持不餵食、不驚動、不干擾,這麼做才能守護台灣珍貴的特有種生物。

蘭潭後山有數量稀少的藍腹鷴,民眾若幸運地遇到應記得不餵食、不驚動、不干擾。 嘉義大學/提供

 

所屬專案: 
本系統已提升網路傳輸加密等級,IE8及以下版本將無法支援。為維護網路交易安全性,請升級或更換至右列其他瀏覽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