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山獅寶寶已轉大人 高調嚎叫尋找“春天”
記者 陳璽安/報導
近日台北市立動物園的山獅們時常趴在地上嚎叫或嘶吼,發出嬰兒哭鬧般的聲音,有些遊客擔憂山獅是否因為受傷而叫痛,也有遊客覺得山獅嚎叫的模樣看起來很有活力。台北市立動物園說明,這些高調的叫聲其實是雌性山獅們的發情徵兆,包括2017年出生的們「喵妃」及「喵糖」,都已進入發情期了,令人不禁感嘆,當年滿身斑點的山獅寶寶,如今都已經「轉大人」了呢!
近日的台北市立動物園溫帶動物區,不時迴盪著山獅嚎叫或嘶吼的聲音,有些遊客因此誤以為牠們是因受傷疼痛而哀嚎,但這其實是雌性山獅發情徵兆。台北市立動物園說明,雌性山獅約在每年冬末初春之際開始發情,發情中的雌性山獅會頻繁地發出嘶吼聲,搭配趴下或蹲低屁股四處磨蹭等行為,有些個體還會出現食慾下降、彼此親近或是靠近撒嬌等動作;相較於雌性山獅,雄性山獅並不會自主發情,而是在受到雌性個體發情的影響後,才會開始嚎叫或接近對方。
目前動物園中,透過叫聲高調眾人吸引注意的,正是山獅媽媽「喵喵」以及牠的女兒們「喵妃」與「喵糖」。台北市立動物園指出,「喵喵」、「喵妃」與「喵糖」平時住在一起,三獅感情很好,「喵妃」與「喵糖」姊妹倆時常一起玩鬧,媽媽「喵喵」則會親暱地舔拭女兒們,就算「喵喵」正值發情期也不例外。
雖然「喵喵」的母愛一如往昔,2017年出生的「喵妃」與「喵糖」早已不是當年毛皮布滿斑點、走路搖搖晃晃的山獅寶寶了。山獅大約在1歲半時達到性成熟,「喵妃」與「喵糖」已是成熟的「大人」,不僅體型與媽媽一樣大甚至比媽媽更壯,並且隨著時序入春,「喵妃」與「喵糖」也跟媽媽一樣展現出發情徵兆,透過叫聲,高調尋找牠們的「春天」。
對於遊客誤以為山獅的嚎叫是出於受傷疼痛,台北市立動物園澄清說明,野生動物並不會因為受傷而呼喊求救,相反地,受傷的動物會儘量低調,避免引起注意,以免讓其它動物發現自己正處於不舒服的狀態;而發情的動物才會高調求愛,為了吸引伴侶的目光而努力展現自我,也請遊客們別誤會囉!